前段时间大火的由网飞出品的《鱿鱼游戏》,各位看官们都看了吗?!不得不说这部剧实在是太火了!早早就播完了,却持续了这么长时间的热度!
一时间,还掀起了一阵童年游戏大风,国内各社交平台都在玩的各种奇葩椪糖游戏。(根据央视《天下财经》的报道,“在韩国当地,相关商品卖到脱销”。甚至连无法观看Netflix的中国大陆地区,抖音上,一则时长8秒钟,模仿电视剧中“戳椪糖”的短视频,就收获了112.9万的点赞。)
其实相较于其他同类型的电影、剧集来说,《鱿鱼游戏》的剧情并不算太精彩,七个游戏的灵感都来自韩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儿童游戏,每道关卡的设置并没有太多闯关游戏的解谜感,似乎只是用来剔除工具人,保送主角。但换个角度,这也是这部片子最绝的一点:精准抓住了「易懂」和「深刻」的中间值,抓住了受众趣味。它可以唤起观众的怀旧情绪,快速进入剧情,但又不会偏离重点,让大家的关注度始终保持在角色本身而非游戏上。
虽然在剧情上没有很出彩,但导演利用了风格化的造型弥补了缺失的游戏感:红配绿的服装、标有不同图案的黑色面具、礼盒样式的棺材、马卡龙色的幼儿园游乐场布景,加上诡异的背景音乐……连道具娃娃的声音也是童稚的,但她转身后发着红光的双眼却告诉你这是一场杀戮的角逐。
折磨人性的组队设计、人物个性和命运悬念、演员演技、莫名诡异幽默的音效、大胆明亮的颜色场景等因素,做到了能让人“一口气看完”,这就是这部剧最大的特点。
这部剧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参与感,很多时候我们在看一部剧时,会觉得里面的人物很厉害,但我们智商不配,只配围观,但在《鱿鱼游戏》里,参与感是当看到哗啦啦扫射时的紧张,是主角们躺倒在地不动时的抓心挠肝,是时间倒计时时不自觉张大的嘴巴......
游戏越是童真简单,死亡越是触手可及,萦绕着一种讽刺感。理应让人回忆童年的温馨场景,却充满了死亡的气息,这种反差感或许就是它大火的原因之一吧。
导演黄东赫采访,他是这样想的:“正是那种看不到希望的成年人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一场儿童游戏的讽刺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样的核心极大地和观众建立了一种现实世界的共鸣,也是该剧能打破文化限制,在众多国家赢得喜爱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周边营销作为一种能有效吸引用户注意力和强化品牌与用户联系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品牌的欢迎。品牌周边作为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武器,合适的周边不仅能强化品牌IP形象,提高用户粘性,更能帮助品牌多渠道营收,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不就来了:Netflix将旗下电商平台Netflix Shop的首页换成了“Squid Game”(鱿鱼游戏),醒目的玫红色外套好像在提醒买家:想成为这场游戏的管理员吗?那就来买一套周边吧!
借势营销:相关游戏
国庆期间,有一款由3SMARTERS开发的,以电视剧中的第一关“123,木头人”为原型的《鱿鱼游戏3D》短暂地上线了。根据七麦的数据,虽然游戏在10月7日下架,但在短时间内,该游戏便进入了国区App Store休闲游戏免费榜的前200,也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在国际市场,相关游戏产品的表现更加疯狂。以大爱休闲游戏的美区为例,三款蹭着《鱿鱼游戏》、“韩国游戏”热度的休闲游戏产品直接占领了App Store免费榜的前三名,其中一款由Idil Morgul开发的,名为《Candy Challenge 3D》更是进入了全球111个国家与地区App Store游戏免费榜的前50。
图源:小红书@Sugirl please
原来残酷无情、血腥暴力的「123木头人」,pk 这个全新版的通关方式,那就是一个一败涂地。欢快的音乐,身穿中国老牌梅花运动服的选手,妖娆与力量并存的动作,略显粗犷潦草的面容,小编脑海里只有一句话在盘旋:你不要过来啊!
文章来源于全速研习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GameLook、创意广告、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