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自卑叛逆的孩子,大多出自这类家庭!有这6种行为的父母,快停止

头像
朱秋斌
2018-08-17 · 教学主任
一位妈妈的苦恼:我的女儿一直都挺懂事的,可是自从上小学后就变了。越来越不听话,而且还学会了顶嘴,真是气死我了。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不大点的小人儿,怎么也会发脾气呢? 也有很多妈妈反应孩子遇到一丁点不开心就大哭大闹,妈妈的肾上腺素也迅速飙升,面对发脾气,手舞足蹈的“小恶魔”,妈妈是该安慰、哄劝?还是严厉制止?或者冷漠对待? 其实对于孩子的发脾气顶嘴的现象,我们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权威压制孩子,专家告诉你,孩子发脾气都有他背后的心理因素,找到导火索,正确疏导,对于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我为什么要跟爸爸妈妈顶嘴 言而无信 上次爸爸和我约定好,如果我考了前10名就带我去游乐场玩。可成绩下来后,我兴奋的找爸爸说可以去玩的时候,爸爸又说等你考了前5名再去玩。我真的特别生气,为什么你们大人这么言而无信……要不然就别答应我!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感到委屈 其实我会忍不住跟妈妈顶嘴,真的是委屈,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训斥我。有次我看妈妈太累,只是想帮她分担一点家务,就把她的一些脏衣服放到洗衣机洗了。妈妈看见冲我大吼:"谁让你动我衣服了,这个不能水洗不知道吗!"我感到很委屈,我确实不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会产生点小情绪,被父母误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排斥,学习成绩不如意等都会让孩子感到委屈,当孩子出现委屈的小情绪时,家长能否及时观察到是很关键的,孩子委屈的情绪无法自我排解,家长没有帮助孩子化解委屈,就会导致孩子的情绪扩大,蔓延到其他事情上,影响其他事情。 孩子感到委屈,和家长诉苦的时候,请家长别用成人的思维去回答孩子,因为成人的思维大多是“那你就怎么怎么做呀!”“我还委屈呢,你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委屈的。”孩子本来就很委屈,再得到这样的回答,那可真是火上浇油了,孩子年纪还小,必定是无法理解父母的行为。 父母不以身作则 每个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总是让家长感到非常的头疼,我们家孩子小的时候我记得特别的品学兼优,而且从来不会顶撞父母,他现在上初一,老师经常打电话来说孩子在学校里有种不良好的表现,我们也跟孩子有很多次沟通,但每次都没有什么效果,终于有一次我实在忍无可忍,想动手打孩子这个时候,他大声的呵斥住他,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都没有做到。让我早睡,可他们在外面打麻将到凌晨才回家;让我别玩手机,我妈却抱着手机根本停不下来。作为父母的一定要记得以身作则,当我们想用一个道理说服孩子的时候,不妨让自己的实际行动行为来打动别人。一个人如果只会说道理却没有行动的话,是不可以让人幸福的,有了孩子以后,更加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父母霸道,强势 妈妈经常教训我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你小孩子懂什么?”这句话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过!很多人都知道,母亲对于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强势的母亲对于家庭来说却是毁灭性的,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母亲把培养子女当成自我实现途径,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养成名优秀人才,她们常把自己价值依附于其子女身,子女成功是她们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失败。所以,很妈妈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其子女身,把自己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而孩子则在这种种约束中变得自卑。过分苛求造成年幼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增,这个时候孩子就变得疲沓,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 约束让孩子失去自信,孩子情绪不稳定,没有主见,事事都过分依赖父母。过分严厉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个性。 总拿我与别人比 父母总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还总是用我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夸奖的总是别人家的孩子,批评的总是自己的孩子。我很讨厌他们,我想远离他们,不想和他们在一起。他们老是说一些打击我的话。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其他的孩子的复制品。为了让孩子把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父母就应该避免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优劣。 生活中,多数父母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其中比得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在比较中看到差距,然后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但这却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严重的还会使孩子变得自卑。 讨厌被命令 有家机构调查发现,孩子一放学回家,家长最爱追着孩子问:“你吃了什么?”“你受欺负了吗?”“你学了什么?”父母想借此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玩耍情况,可孩子却特别反感,要么说“不知道”“忘记了”,要么索性拒绝回答。这就是无法有效进行亲子沟通的问题所在,因为大部分家长根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 蒙蒙的外婆就属于特别不会与孩子沟通的典型。一天晚上,外婆在看电视,蒙蒙从书房出来,吵着看少儿频道的《福尔摩斯和他的小分队》。可外婆显然还惦记着晚饭时孙女没喝完的那碗粥,于是趁机说:“要看也行,但必须把你剩的那碗粥喝掉。”蒙蒙听了很生气,带着哭腔吼起来:“人家又不饿,干吗非要喝粥呀?”外婆也提高了嗓门:“不管你饿不饿,反正你不把粥喝完,就别想看电视。”蒙蒙气得大哭,跑回书房,而外婆最终也没让步。 我小的时候,不管是看电视还是干其他的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爸爸大声命令,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只是想把那集电视剧看完,之后就睡觉,爸爸的口吻永远都是,关电视!!甚至会直接就走到电视跟前,就给我关掉,而且他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跟我说话,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我很不爽。 孩子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作为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没法让孩子有效地停止顶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理方法。 2、主动了解孩子的意图 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孩子变得那么粗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父母缓和气氛和自己的情绪。 3、改变说话方式 父母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语气说吗?”或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父母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4、以身作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自己都时常跟爱人顶嘴,跟老人发生冲突,那管教孩子的力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父母多多以身作则,平日处事平和,不急不躁,遇到长辈时言行尊重,孩子自然会听从教导,而不再顶嘴的。 5、减少对孩子的溺爱举动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溺爱的害处,溺爱可能造成孩子顶嘴,只有把对孩子溺爱的氛围驱除了,顶嘴现象才能减少。最好是全家同一阵线,如果孩子不听话,明显是不讲道理地顶嘴胡闹,大家都不理他,孤立他,让他承受后果。而当他变得讲道理听话时,则要用鼓励的言行强化他的转变。 对于孩子的顶嘴现象,我们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权威压制孩子,要了解孩子顶嘴背后的原因,积极引导孩子,并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自卑叛逆的孩子,大多出自这类家庭!有这6种行为的父母,快停止脉脉
阅读 43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热门人脉圈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