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剧的广阔版图中,漫改作品始终占据着独特的位置,承载着动漫粉丝们的期待与想象。《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作为热门国漫《狐妖小红娘》的真人影视化开篇之作,自官宣起便备受瞩目。这部由麦贯之、杜林执导,杨幂、龚俊领衔主演的古装仙侠剧,于 2024 年 5 月 23 日在爱奇艺全网独播,试图将动漫中那个奇幻浪漫的狐妖世界搬上荧屏,在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
剧情:奇幻浪漫中的改编之殇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故事围绕着东方月初与涂山红红这对跨越种族的恋人展开,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并存、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东方月初身为东方家后人,因家族拥有强大的灭妖神火血脉而命运多舛,父母被迫自爆,自己也踏上流浪之路。涂山红红则是涂山狐妖的当家,妖力高强,心怀大义。两人相遇后,东方月初对红红一见钟情,从此陷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剧中,东方月初发现红红心中一直牵挂着一位为救她而牺牲的小道士,小道士临终前 “人和妖一定会有和平共处的一天” 的遗言,成为红红心中的执念,也影响着东方月初的人生选择。为了实现人妖和平的理想,东方月初离开涂山,努力修炼,最终成为道盟之主。而此时,黑狐的陷害使得涂山红红陷入困境,为了还红红清白,东方月初不惜与妖盟之主涂山红红展开大战,并甘愿赴死。这一情节充满了戏剧性与张力,将爱情的伟大、人物的牺牲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少观众被两人曲折的爱情故事所打动,为剧中的情感戏落泪。
然而,作为一部漫改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在剧情改编方面却饱受争议。许多动漫粉丝认为,剧集对原著的改动过大,破坏了原著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设定。原著中,角色的性格特点、情感发展脉络以及一些关键情节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而在剧中,这些元素被改变后,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例如,部分角色的性格被简化或扭曲,一些经典情节被删减或改编得面目全非,这让长期喜爱漫画的粉丝难以接受。这种对原著的 “魔改”,不仅伤害了动漫粉丝的感情,也使得剧集在口碑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许多粉丝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剧情改编的不满。
人物:演员演绎的亮点与不足
在人物塑造方面,主演的表现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杨幂饰演的涂山红红,在形象贴合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她素有 “小狐狸” 之称,与角色有着天然的联系。剧中涂山红红既有霸气御姐的一面,身为涂山狐妖大当家,在面对黑狐等邪恶势力时,展现出强大的妖力和果敢的决断力;又有柔软敏感的一面,对小道士的愧疚以及对东方月初感情的逐渐觉醒,都需要细腻的情感演绎。在一些场景中,杨幂通过眼神、表情等细微之处,较为精准地展现出了涂山红红内心的纠结与挣扎。比如,在得知东方月初为自己甘愿赴死的那一刻,杨幂的表演将红红内心的震惊、痛苦与悔恨诠释得较为到位,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情感的强烈冲击。
但不可忽视的是,杨幂在剧集前期的表演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在前几集中,她的面部表情相对单一,情绪起伏的表现不够丰富,使得角色在情感传达上略显平淡,未能充分展现出涂山红红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角色的初始印象和情感代入。此外,有观众认为杨幂在演绎涂山红红高冷的特质时,有时显得过于刻意,未能将角色的高冷与内心的温柔很好地融合,导致角色形象在某些时刻不够立体。
龚俊饰演的东方月初,凭借自身自带的少年感与干净气质,在角色适配度上有一定加分。剧中东方月初是个聪明睿智、活泼洒脱的少年,表面看似吊儿郎当,实则心怀天下,关键时刻沉着冷静、有担当。龚俊在表演中,较好地诠释了东方月初前期的活泼俏皮,他的一些肢体动作、神态表情将角色的灵动展现得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展现东方月初情感成长的过程中,龚俊对情绪转换的把控较为出色。比如,从最初对涂山红红的懵懂爱意,到得知红红心有所属后的失落与不甘,再到为实现人妖和平而坚定踏上修炼之路的决绝,龚俊通过细腻的表演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了角色的成长轨迹,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共情。
然而,部分观众认为龚俊在某些场景下的表演稍显用力过猛,在一些需要深度情感表达的戏份中,未能完全展现出角色内心深处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使得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流于表面,缺乏更深层次的感染力。例如,在一些悲伤或愤怒的场景中,龚俊的表现有时过于外放,未能很好地诠释出角色内心的压抑与痛苦,让观众感觉情感的表达不够细腻。
除了主演,剧中的配角们也在各自的位置上为剧情增色不少。郭晓婷饰演的涂山雅雅,将其冷艳高傲、实力强大的特质演绎得十分到位,在与涂山红红等角色的对手戏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演技,进一步丰富了涂山狐妖家族的人物群像。魏哲鸣、胡连馨等演员也在剧中贡献了较为稳定的表演,为整个故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制作:东方美学与特效的华丽呈现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在制作层面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在对东方美学的呈现和特效制作方面,给观众带来了惊喜。该剧借助 XR 虚拟制作技术,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仙侠世界。云雾缥缈的涂山,宛如仙境般如梦如幻,其细腻的场景质感和逼真的氛围营造,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在特效制作方面,术法战斗场面奇幻瑰丽,涂山红红与东方月初等角色施展法术时,绚丽的光影效果、流畅的动作设计以及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现了仙侠世界的神奇魅力,让观众大饱眼福。
更为难得的是,该剧巧妙地将绒花、吴罗织造技艺、花丝镶嵌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其中。从角色的服装配饰到场景的装饰布置,这些非遗元素无处不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效果,还为作品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涂山红红等狐妖角色的服饰,在设计上运用了吴罗织造技艺,精致的纹理和独特的质感,既符合角色的身份设定,又展现出传统技艺的魅力;而剧中出现的一些饰品,采用花丝镶嵌工艺制作而成,精美绝伦,成为角色造型中的点睛之笔。这些非遗元素的巧妙运用,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非遗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
在人物妆造方面,剧组同样下足了功夫。涂山红红、东方月初等主要角色的妆容和发型设计,既参考了原著漫画中的形象,又结合了古装仙侠剧的风格特点,进行了精心的创作。涂山红红标志性的红色服饰和独特的妆容,凸显了她作为涂山狐妖大当家的霸气与美丽;东方月初的发型和服装则展现出他的活泼洒脱与少年意气。配角们的妆造也各具特色,与角色的性格和身份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东方韵味的仙侠人物群像。
主题:情与义的深度挖掘
该剧在主题深度上,延续并深化了原著中对于 “情” 与 “义” 的探讨。以涂山红红和东方月初的人妖情缘为核心,展现了一段超越种族界限、挑战宿命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儿女情长,更与守护和平、对抗偏见的大义紧密相连。涂山红红身为妖盟之主,始终致力于为妖族缔结情缘,增强苦情树的力量,庇护妖族;东方月初则为了实现人妖和平共处的理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着来自道盟、黑狐等各方势力的阻挠,以及种族差异带来的误解与偏见,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坚守,对大义的勇敢担当,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动力。
剧中其他角色的情感纠葛与个人成长,也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例如,涂山雅雅对姐姐涂山红红 的姐妹情,以及她在姐姐陷入困境后,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涂山之主,承担起守护涂山和妖族的责任;再如,剧中一些人类角色对妖的态度从最初的恐惧、排斥,到在与妖的接触过程中逐渐理解、接纳,展现了人性在面对 “情” 与 “义” 时的转变与升华。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人物故事,该剧将东方古典主义中的牺牲精神、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欣赏奇幻剧情的同时,也能对 “情” 与 “义” 有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在剧情、人物塑造、制作以及主题表达等方面,既有令人称赞的亮点,也存在一些引发争议的问题。它以精彩的制作、对东方美学与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以及对 “情”“义” 主题的深度挖掘,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但在剧情改编和演员表演的某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这部剧的出现,为国产仙侠剧和漫改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期待未来同类型作品能够在汲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