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中国皇帝真正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继位的有几人?

头像
韩应科
2022-08-02 · 副总经理

“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以降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基石,大到天子诸侯,小到大夫平民,在权位财产继承问题上,一般都会遵循这个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该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广义的“长子”是指“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嫡长子继承制一直被视为古代礼制的金科玉律,但事实上真正依照嫡长子继承制实现皇位继承的并不多。


撇开元清两朝不说,比如秦二世、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宋太宗、明建文帝、明成祖等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

历朝历代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的皇帝

秦朝只有统一天下的秦始皇是嫡长子,而且他终生没有立皇后。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都不是嫡长子。

西汉十五帝中,只有汉惠帝、汉景帝、汉元帝、汉成帝是完全意义上以嫡长子身份继位。

东汉十四帝中,只有何皇后所生的汉少帝是以汉灵帝嫡长子的身份继位的,还没当多长时间的皇帝就被董卓废除了。

隋朝没有嫡长子继位的皇帝。隋文帝是开国皇帝,隋炀帝是嫡次子。而隋恭帝、皇泰帝这些傀儡皇帝则是隋炀帝的孙子。

唐朝二十一帝中,没有一个是完全意义上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只有唐顺宗勉强算是以嫡长子(其母做过三天的皇后)身份继位的。

北宋九帝,只有宋钦宗是以宋徽宗嫡长子身份继位皇帝。另外宋神宗是出生几年后其母被立为皇后,勉强也算一个。

南宋九帝,只有宋光宗是真正的嫡长子。另外宋恭宗是嫡出的大哥夭折后继位的,勉强也算一个。

元朝十帝,只有元英宗和元宁宗是完全意义上的嫡长子身份。

明朝十六帝,只有明仁宗、明宣宗、明武宗三个是嫡长子。

满清本来就没有嫡长子继承的惯例。到了康熙皇帝时立了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但结果两度废太子,还引起了九子夺嫡,最后不了了之。雍正皇帝确立了“秘密立储制”之后,此后就废除了“嫡长子继承制”。而且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也只有道光帝符合标准。


嫡长子继承制在皇家没有得到贯彻的原因

一是无嫡长子

。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子。没有儿子或者儿子被杀了。另一种是无嫡。所谓嫡子就是指正妻所生子,因此无嫡有可能是为立正妻,或正妻未生儿子。

二是因政治原因不立嫡长子

。最突出一例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当时正处于战乱时节,宋太祖如果立嫡长子并不利于接下来政权的稳定,所以选择立自己的弟弟(有“金匮之盟”的传说)。这一情况在历史上比较多见,此时手握拥立大权的辅政大臣具有较大话语权。

三是非嫡长子篡权

。最典型的莫过于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唐太宗李世民和“靖难”成功夺位的明成祖朱棣。非嫡长子篡权成功在古代属于小概率事件,但在皇位宝座的诱惑下,历史上很多非嫡长子却都跃跃欲试。

四是作为嫡长子的太子因各种因素被废

。虽然历史上嫡长子继承皇位的概率不大,但被封为太子的概率却很大。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等等。太子被废有诸多原因,根子都在于太子的存在对于皇权的威胁。在古代,嫡长子等同于嗣君,但从太子到继承皇位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这也就是导致嫡长子继承皇位的情况较少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皇帝真正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继位的有几人?脉脉
阅读 10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