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有时,父母才是真正的PUA高手 ” | 为什么我劝你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

头像
黄伟强
2019-08-17 · 创始人兼CEO

文 | 周公子

来源 | 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不止一次看到这样尴尬的画面:父母以头抢地,哭着喊着说“你不听话啊!你气死我好了!”然而,结果是如何呢?

喜欢揍孩子的爹妈,不少见。然而,自虐式的父母,你又领教过多少呢?

在最新一期《新生日记》里,马剑越就讲述了父亲轻微“自虐”的经历。

她说,在结婚前,爸爸为她的婚事焦虑了很久,觉得未来女婿就开个小酒馆,收入不稳定,还比不上自己的女儿,所以内心十分地抓狂。

他在家里摔过碗,打过自己的脸,折腾了许久,至今都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个女婿。

不过,他的一片好心还是被女儿感受到了。

在最后,马剑越说:“父母永远是我的最后一道防线。”

看来,马家这场分歧,毕竟是被爱与包容消化了。

对于马剑越来说,她保护了自己的爱情,同时也维系住了亲情,最终,获得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当然,这也得多亏马爸爸。

虽然他以轻微“自虐”的方式表示了抗议,但终归没有将全家拖入情绪深渊之中。

面对女儿的心愿,他保留意见,但最终选择了基本的尊重。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马爸爸的这个姿态,马剑越今天谈起往事也绝不可能如此从容吧。

马剑越是幸运的,但其他拥有“自虐式父母”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前一阵,广西南宁市妇联就曾公布过一个案例:

30岁的女孩小江,和男朋友叶先生正常交往。

谁知,小江的母亲嫌叶先生离过婚还带着一个孩子,就强烈反对,不但跑到女儿公司吵闹,还以死相逼,迫使女儿引产分手。

最后,女儿不得不求助妇联。

如此夸张的案例,现实中还有很多。

基本上,那些把事情玩得这么大的父母,都会在亲子关系上栽跟头的。

其中,有些失败,他们可以立即见到。

比如那些长期玩自残、动不动就威胁要跳楼来逼迫家人的父母,由于他们的表演,儿女从小到大就习惯了,也皮实了。

所以当儿女成年之后,这一套就越来越行不通了。

我不止一次看到这样尴尬的画面。

父母以头抢地,哭着喊着说:“你不听话啊!你气死我好了!”

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声嘶力竭,孩子就是不为所动,反而会冷笑一声,转头就把父母撩在身后。

这样的隔膜、绝情,是孩子看准了父母不会真的死去;看准了他们演这么一出大戏,不过是想再次控制他而已。

孩子用冷漠来回敬,在亲子之间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在墙的两端,父母输了,孩子也输了。

还有一些亲子关系的失败是隐性的,但危害也非常深远。

比如,

有些父母想控制孩子的时候,一不哭,二不闹,

却特别喜欢强调自己“无私奉献”。

他们会反复提醒说:

“爸爸妈妈生你养你很辛苦——知道你爱吃鱼肉,我们就啃鱼骨头;

知道你学习忙,我们就把脚都给你洗了,累死累活,都是为了你。

所以,你要知恩图报,不许忤逆长辈……”

这种带着自虐的洗脑言论,嘀咕久了,孩子就会相信自己生来就是欠父母的,欠世界的,自打出娘胎起就拖着一屁股债,没法躲,没法还,日后面对父母就要矮三分。

就算父母提出过分要求,孩子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这样的娃娃,长大后会很乖,很孝顺。

但由于长期被控制惯了,他们也没什么主见。

而且,因为内疚感太沉重,总认为自己不够好,欠别人的,所以他们也特别容易被坏人剥削。

就像PUA受害者那样,只要对方指责他们这不对那不对,然后再学父母的口气加一句“我是为你好,你要知恩图报”。

这些可怜的孩子就会乖乖被牵着鼻子走了。

然而,自虐式父母,为何他们会有这样的表现?

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父母无论是自虐还是殴打孩子,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用一种强力的手段去控制对方,让孩子服从自己。

这种父母内心常常有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的力量很小,而别人都是不讲理的。

所以,他们就想当然地动用激烈的办法,意图去对抗这个不合作的世界。

其次,爱自虐的父母,本身缺乏沟通协调的手段

就如上述南宁那位母亲那样,一上来就强烈反对,大吵大闹,以死相逼……

来来去去就这么一招,把事做绝,把路堵死,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她既不懂得去理解女儿,也不善于和平地表达诉求,更没有能力去包容女儿的选择。

所以,她对“自虐”和“虐人”就产生了不可救药的依赖。

第三,爱自虐的父母,比爱揍人的父母更压抑一些,不轻易直接攻击别人。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是家里地位不高的孩子,在日常冲突中受过很多挫败。

所以他们认为,直接攻击别人是有危险的、不被允许的,由此发展出迂回的套路:

通过折腾自己来攻击别人、控制别人,也算是杀敌一万,自损一万了。

父母自虐,对于孩子来说压力是很大的。
那么,面对这样的老人家,孩子除了惹不起躲得起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其实,当父母试图控制你的时候,稳守界限,保持独立,是回应他们的最好办法。
只要你认为是对的事,就平静地坚持,让他们明白呼天抢地一番也是白费蜡,不能达到目的,
那么下一次,他们也许就懒得在你面前对牛弹琴了。
当然,回绝他们之后,你依然可以像马剑越那样,对他们的关心表示领情,对他们的生活保持关注,
让他们知道,就算你没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但爱依然不变,
孩子还是那个窝心的孩子,他们并没有损失什么。
这样,他们的不安就会减少,内心也会趋向平静。
哪怕再闹腾起来,也不会那么让你头疼了。
当他们意见中肯时,你还可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大大地肯定。
你可以搞个夸夸团,好好把他们称赞一番,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自信,明白“你也是会听取他们意见的”。
这样,他们用自虐来控制你的必要性也会随之下降。
当然,在自虐式的父母面前,要冷静地做这么多事,本身就是很难的。
因为他们就像台风,可以把情绪像暴雨一样砸向周围的人,把你砸得满头是包,砸得比他们还疼,这是自虐者的本能。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成熟,强大的定力,就根本hold不住他们。
然而,在这个自由的时代,如果你hold不住,也是可以暂时逃离的。
所谓“打不赢当兔子”嘛,你可以先稳定住自己再说。
找个地方,好好长大,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和淡定,
到时,再来照顾这些没有长大的老人家吧。
- The End -

“自虐”型的父母,本身是控制欲在作祟。

他们企图通过自虐、自残等行为道德绑架子女,利用子女的愧疚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小被控制欲强的父母抚养的孩子,长大后容易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甚至形成讨好型人格。
一个人童年如何被养育,他就将如何度过这一生。原生家庭的烙印,让我们被潜意识控制,影响你的个性、人格等方方面面。
这些伤痛如果不被看见,只会陷入过去无法自拔,让自己越发痛苦,一生都难以幸福,甚至把这种伤痛复制给下一代。
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向你推荐「原生家庭伤痛评估」,已帮助1.6w人正视原生家庭伤痛。通过本次测评,你将获得:
  • 从轻视忽略、情感缺失、过度掌控等8个维度分析你的原生家庭伤痛
  • 49道题,17页报告,为你提供治愈伤痛的专业建议
长按扫码
测测原生家庭给你带来哪种伤痛
部分用户评论

找个地方,好好长大👇
“有时,父母才是真正的PUA高手 ” | 为什么我劝你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脉脉
阅读 49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热门人脉圈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