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领袖情商: 创造情绪共鸣,让团队由衷追随自己》

头像
王龙龙
2020-06-23 · 执行董事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领袖情商:创造情绪共鸣,让团队由衷追随自己》: 古罗马皇帝奥雷柳斯曾经说过,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着感受的调整,你可以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 由此可见,情绪与我们的精神状态以及专注度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就能够让自己一直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创造情绪共鸣来调动他人的热情,实现自己的目标。 《领袖情商:创造情绪共鸣,让团队由衷追随自己》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去管理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帮助我们挖掘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提升我们的情绪应变能力。 本书的作者克里·弗莱明,是霍特国际商学院阿什里奇总裁教育项目的授课教师,曾受邀出任BBC广播和多个商业活动的嘉宾。 在这本书中,作者结合了许多真实案例,帮助我们从深度认知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开始,学习洞察和管理情绪,并通过创造情绪共鸣,激发他人的积极性。 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辨别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又或者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人的情绪问题,那么这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 察觉自我状态, 认真倾听身体的反应 说到情绪管理,很多人会觉得这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克制情绪的学问。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愤怒、悲伤这样的负面情绪都是有害的。 他们会把这些负面情绪隐藏起来不让任何人察觉,因为他们害怕别人会因此觉得他们“没能力”或者是“不够成熟”。 举个书中的案例。在公司工作了15年的拉里最近被提升为了汽车部经理,这让拉里感到既兴奋又担心。 拉里的上司对他十分信任,于是交给了他一个重要的项目。为了完成目标,拉里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但是几个星期过后,他发现团队中没有一个成员开始着手新项目的相关工作。 拉里既为团队成员的不配合感到生气和愤怒,同时又担心自己无法按时完成新项目,会被领导斥责甚至降职。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拉里一直处于负面情绪不断攀升的状态,他把自己闷在办公室里,故意避开领导和团队的其他同事。 作者指出,当人处于压力或脆弱状态时,就容易进入“儿童型自我状态”,比如说会发怒、闹脾气、想要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等等。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要承认情绪存在的合理性,每个人都有情绪,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倾听自己的生理反应,并以此为基础做出最佳决策。 你可以着重体会一下自己在某种情绪状态下的身体反应,比如当你害怕时,你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身体在瑟瑟发抖。当你生气时,身体可能会有发热的感觉,心跳也在不断加速。 在情绪发生时,其实有很多明显的迹象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它。我们应该在情绪一发不可收拾之前就去关注它,以免这些情绪在不恰当的场合下以不合理的方式爆发出来。 总之,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是培养情绪洞察力的关键,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情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也不能放任自流,为了让自己能够做出合理的情绪反应,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多一些关注,在情绪升级到极端状态前就感知到它。 管理好压力和负面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 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其实愤怒、生气等负面情绪并不可怕,真正关键的是情绪触发时的即刻反应和之后的一系列后续反应。 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当下的情绪所绑架,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就做出了反应,而这些反应很有可能是不恰当的、过激的。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建议我们暂时将情绪收住或进行冷处理,之后再找合适的时机进行调节。 在你张嘴说话或者做出反应之前,试着去安静地观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况,把整个事情从头到尾想一遍。 如果做不到这些,你可以先花几分钟让自己冷静下来,尝试着将自己与触发情绪的导火索隔离开来,走出现在的环境,去喝杯咖啡或者去散个步。 另外,情绪还和一个我们普遍关注的现象息息相关,那就是压力。 有时候压力是由情绪触发的,比如对领导看法的恐惧和担心,会让你在执行某项工作任务时倍感压力。 有时压力也可能是由于自我价值定位不清晰,或者是对未来走向不明确所导致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现状: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是否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你感到更幸福、更有价值呢?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在感觉压力很大的时候,更倾向于自己独处,但其实这会进一步加深问题。 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取得周围人的支持,比如说你的家人、朋友或者信得过的同事等等。 因为向信任的人吐露心声会减少压力的程度,也会让我们想出更多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作为领导者,如果你能够对信任的人开诚布公,坦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及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领导力也会大大提升。 总之,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提升我们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因为没人愿意追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 情绪管理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在我们遇到挑战的时候帮我们保持情绪的平衡,同时也能更积极地影响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安抚他人的情绪状态, 学会理解与倾听 如果说能够管理自己是一门学问,那么能够管理他人就是一门艺术了。 尤其是当一个人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之中时,你是很难和他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的。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安抚他们的情绪状态。如果你和对方关系还不错,那么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因为你们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 面对信任的人,我们也会比较容易放下情感防备,敞开自己的内心,情绪也就更容易被展现和抚平。 但是,记住不要直接去处理和某个人的争执,而是要去找寻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下手去解决问题。 作者也在书中提供了一些安抚情绪的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一些他人的情绪问题。 第一个技巧,改变周围的环境。 在工作环境中,人们通常会感到一种隐性的压力,所以公司、办公室等地方都不太适合与下属或者同事谈心。 而脱离这种导致焦虑情绪的环境,可以让彼此感到更轻松、更安全。比如你可以邀请对方出去散散步,或者在附近的咖啡店喝杯咖啡、吃点东西。 第二个技巧,不要急着做判断。 每个人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不同,对于某些事件的感受自然也不同。 所以,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强加给对方,更不要急着去判断别人的情绪是对还是错。 你需要做的是敞开心扉去倾听,可以使用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来引导对方边思考边作答,比如说“对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你觉得另外一个同事的处理方法怎么样”,这有助于我们找到对方情绪背后的深层原因。 面对他人的情绪问题,理解和倾听是我们的两大重要法宝。通过它们,我们能够很好地调控和管理他人的情绪,同时拉近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与影响力。 那些具有情绪洞察力的人会习惯性地关注别人的行为,他们总是会花时间去观察和分析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 不过,这些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这种特质,大多数都是经过了有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才逐渐掌握了这项技能。 这个过程需要技巧,但更需要耐心和时间,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一旦你掌握了情绪洞察力,你在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问题以及情绪管理问题时,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它可以帮助你和周围的人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更坚固的关系。 要知道,没人能拒绝一个情绪稳定的管理者,更没人能拒绝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
《领袖情商: 创造情绪共鸣,让团队由衷追随自己》脉脉
阅读 27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热门人脉圈
    全部1条评论
    头像
    王先生

    加油,每天都要加油,集中精力!

    20-06-23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