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在线学习者参与评价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

头像
王绍峰
2021-05-18 · 大学教授

在线学习者参与评价的实践基础


在线学习者参与评价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


随着混合学习的不断深入开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以学生驱动的学习参与方式,是促使作为过程性的在线自我评价和同侪互评这一研究不断剧增的原因。在世界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部门,自我评价和同侪互评已经成为促成评价实践转型的关键要素。因此,人们的兴趣从“对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简称AoL)中转移,投向“为了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简称AfL),从而视评价作为学习,即“作为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as Learning,简称AaL),让参与评价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注重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他们自己的学习。评价被当做学习过程,促使评价在学生学习中变得更加完整。在传统的学习评价中,教师通常扮演重要角色。相反,自我评价和同侪互评要求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同伴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两种评价形式是特殊的,他们不仅允许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而且也提供给他们观察自己以及同伴的机会。


很显然,作为自我评价和同侪互评的理论基础,形成性评价被视作是学习性的,它促进了学习者获取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它不再是一种简单测试或工具,而是学校以外潜在通过发展学习策略支持学习的过程。这一学习的过程由两个连续的评价目标联结起来:即“为了学习的评价(AfL)”到“作为学习的评价(AaL)”。“为了学习的评价”是指不管是在设计或实践中,其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10],监控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寻求缩小学习者之间的差距,得到期望的结果。这些可以通过诸如与学习者分享标准,有效的设计问题和反馈等过程性的手段来实现。“作为学习的评价”涉及合作以及个人对学习印迹的自我反思。这是一个学习者设立学习目标、共享学习意图和成功标准,通过师生对话以及自我评价和同侪互价进行学习的过程(AAG/APMG,2002—2008)[11]。随着他们用学习和评价工具不断获得技巧,学习者进行着连续性的自我调节。而自我评价和同侪互评作为形成性评价过程的必要环节,其本质上用于实现作为学习的评价,使评价的学习性功能进一步得到加强。


尽管传统基于纸-笔的自我评价和同侪互评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种限制可通过技术得以补偿。因为在线评价就是一种流行的技术创新形式,关键优势在于,特别是在大班课程中,在线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以便他们理解。首先,借助于传统的纸-笔多媒体作品不便于呈现,而智能化的环境之下,文字、声音和图形都可以输入,而且可以扩展到很大的范围。其次,在线平台可以促进记录和编辑评分的效率,当使用基于纸-笔的评分方式处理多个评分对象时,它的局限性变得尤其突出。由于难以实时记录和编辑评分的重新汇总,学生可能难以立即获得个人评分结果的反馈,或者在评分活动完成后立即进行总体描述,而在线技术可以弥补该缺陷。现有的数据技术与适当的用户界面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工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记录,加上适当的计算功能,可以快速计算和显示评价结果,以便为用户提供及时反馈。这些功能对于减少教师准备和实施的工作量以及帮助学生执行自我和同侪评价活动都很有价值。再次,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同伴互动的机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我评价和同侪评价的本质就在于个人的交互性,例如评价彼此作业的优缺点以及证明他们评价的结果等。最后,增加了自我评价和同侪评价中教师设置设任务的多样性。各种形式的自我评价和同侪评价中教师设置任务。在设置评分标准时,可以让教师制定,也可以由学生制定。评价活动可能是一次性事件,也可以重复多次进行。作品介绍和评价结果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匿名的。当采用合适的在线平台和用户界面时,平台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评分,并增加了使用不同形式的自我和同侪评价程序的灵活性。作为在线学习过程中极具前景的评价方法,在线自我评价及同侪互评具有潜在的优越性,它不仅提供成绩,更重要的是它帮助学生从评价者的角度看到作业。


由此看来,在各种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下,在线学习者参与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将发展性评价的思想融入到学习进程中的在线活动形式。充分发挥了“作为学习的评价(AaL)”功能,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与对学习过程“评价”之间的密切联系,秉承一致的学习理念和育人宗旨,把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视作引导学习者学习的工具。教师在应用在线学习资源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评价,以期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学、评”三者的有机融合。



在线学习者参与评价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脉脉
阅读 2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热门人脉圈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