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真正成熟的人,是突然读懂了《西游记》

头像
胥华
2021-09-12 · 合伙人/资深猎头
人生有很多阶段需要自己去慢慢体悟,从幼稚到成熟就是一个人生的阶段。 小时候让人百看不厌的《西游记》怎么看都不能入味,认为只是一些神话故事而已,随着人生阅历与经历的增长,再去翻阅《西游记》,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它竟是一部人生教科书,称为“无字天书”,教人如何成为一个卓越领袖的? 《西游记》是中国的一部神话小说,小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它当做神话来看,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该当做历史来读,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其中的“神话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总结其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经验与教训。 现在中国的社会每年要生产很多神话剧,肥皂剧,科幻片等,并不是说它们不好,而是要告诉你不要在沉迷幻想中无法自拔,现实中的很多人之所以麻木不仁,对一切索然无味,毫无兴趣大多是这个原因造成的,那些抓住人性的弱点,给你表演各种狗血淋头的爱情故事,贩卖各种成功学鸡汤中的各个情节与台词,以及产生的各种矛盾都是刻意提前设计的,引起人一种幼稚的,幻想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意识,它与现实生活是有很大差距的,可以说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我们的现实生活可不是谁给你提前设计安排好的,那一切都是未知的,需要你自己去提前设计与安排。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从不看那种低俗的东西,我只知道他们喜欢看好书。 唐僧从东土大唐到西天拜佛取经,从凡人到立地成佛的过程,就是一个普通人从平凡到不平凡,从幼稚到成熟,从平庸到卓越领袖的修炼过程。 真正成熟的人,是突然读懂了《西游记》。 1 有的人说唐僧软弱无能,其实恰恰相反,柔弱胜刚强,唐僧身上藏着真正领袖的气质、人格魅力和境界,一个人想要成为真正卓越的领袖,都绕不开唐僧身上的修炼。 首先,观音菩萨是唐僧的领导,而如来又是观音菩萨的领导,这两个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点:知人善任,把人找正确,再把事做正确。 观音菩萨受如来法旨去东土大唐寻找去往西天求取三藏真经的人,那一天,法师陈玄奘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长安城化生寺宣讲佛法,当时唐太宗也亲自达到现场,而观世音菩萨在长安城寻觅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偏偏为什么就找到了唐僧了呢? 因为观音早就知道,唐僧是佛子转世,有自己的人生使命的,是最佳人选,于是就找到唐僧,把他安排到人生正确的位置,在正确的方向,位置上发力,做正确的事,然后在正确的人生使命上,把事做正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建立丰功伟业。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什么意思?能够了解,看清楚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有自知之明看清自己的人就是一种高明。 所谓知人善任就是找到对的人,了解他们的优势与劣势,发扬优势的同时,减少劣势带来的错误,把对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做正确的事,在正确的方向,把事做正确。 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是要有人生使命的,我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没有人会说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吃饭睡觉的吧,如果有,那我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并且说,你真棒。 并且人生使命不能太物质,短视,想要干大事,你的人生使命一定要宏大,长期,有家国情怀。 很多人可能会反驳说,使命太宏大,我能力境界恐怕不够,支撑不起来,其实,是你自己想多了,使命一定要有,一定要宏大,不一定前期你的能力就要配的上它,如果一开始你的宏大使命和你的能力相配,你能轻易实现的,那就不叫宏大的人生使命了,也就失去了使命本身的意义了。 使命与能力之间它一定是需要一定差距来弥补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 难道唐僧在接受去往西天取经这件宏大,功德无量,普度众生的人生使命后,他会没有想过去往西天有艰难万险等着他吗?他难道不知道自己也是一个有血有肉,脆弱的普通人吗?在他人生使命确立后,他肯定想好了,唐太宗当时询问众人,有谁肯领取他的旨意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这时是唐僧主动走向前,表示自己愿意,并在佛祖面前发誓,一定要取回真经,否则到死也不回国,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 人生使命是要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是没有任何人逼你,胁迫你,是你自己主动,信念坚定,并且愿意去付出实现的,能力暂时配不上,没有条件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提升能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很多人一生困惑是找不到人生使命,有的人找到了却因为使命与能力之间还有一段差距要弥补,和两座山的鸿沟要翻越,他们一时接受不了这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都是鸡毛蒜皮,而真正厉害的领袖他们首先看到的不是实现使命过程中的困难,而是要实现这个使命需要的决心,意志与信念,甚至上升到一种“以死明志”的境界。 为什么这里强调你想要成为领袖,你的人生使命一定要宏大呢?哪怕你现在的能力还配不上你的人生使命也没有关系。因为一个人人生使命的背后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而格局与胸怀,境界背后展现的是一个人的坤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没有那个厚德,你是载不住任何东西的,有那个坤德,即使现在你的能力匮乏,但是你会吸引比你自己更强的人过来,为你所用,没有谁规定说,领袖,领导的能力就一定要比自己任用的人强,真正的领袖不仅可以管理与领导比自己弱的人,还能领导能力,精神格局在自己之上的人才,为自己所用。 以我多年观察,大部分能力很强,但是没有格局,胸怀以及人格魅力的老板都走不远,因为他们用的都是比自己弱的人,也吸引不来比自己更强的人为自己所用,从人性角度来看,人都喜欢使用比自己弱的人,而不愿意任用比自己强的人,这就导致这样的小老板时常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称王称霸,处于舒适区,给自己制造一种错觉,认为自己还很不错,很厉害,实际上没有任何提升,喜欢任用比自己弱的人,最多算是管理,还称不上是领导,领袖。 管理与领袖还不一样,管理是领导比自己能力低的人,而领袖是既可以领导比自己能力低的,还能领导或吸引一大批能力在自己之上的人,为自己所用,比如刘邦,周文王,毛主席,唐僧等。 管理者要做的是通过流程化,程序化的制度去激发和释放下面人本身固有的潜能,进行自我管理,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这就是管理的本质。 而领导和领袖的角色是通过文化与信仰,以及思想精神格局去聚拢人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枪杆子要打哪里,我们要做什么?要去哪里?如何去?时刻给人希望与信念,抓大放小,是人们的精神思想领袖。 管理是实践,领导是成全;管理是成就小我,而领导是成全大我。 即使说唐僧懦弱无能,猪八戒与孙悟空经常闹着一个要回花果山,一个要回高老庄,但是最终都还是没有一个放弃的,还是愿意追随唐僧,保护唐僧,这并不影响他实现人生使命啊,只要有厚德载物的坤德,反而让他可以领导与吸引比自己强的人,为己所用,最后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2 真正的领导只干两件事,那就是:找人(识人)和用人。 人常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什么意思?如果你能用好三个臭皮匠,可以让他们发挥出比诸葛亮更大的效用,这就是算把人用好了。 回顾历史,从古至今但凡有所成就的伟人和英雄,他们都是善于识人用人的,善于选择自己的左膀右臂的。 当然了,识人用人也是最难的,因为你首先要清楚人与人之间的资质是有差别的,在用人的时候对于不同的人,你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他们相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去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进行识人用人。 历史上的唐太宗,他选人用人不在乎出生如何,只求任人唯贤,他在当政时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名臣辅佐。 而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魏征擅长进谏,因为唐太宗善用人才,在当时才出现贞观之治的盛况。 曾国藩曾说:国之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可以说识人用人在他的人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再举个例子: 刘邦和项羽,刘邦善用人才,像张良,萧何,还有韩信这些人都尽力辅佐他,最后刘邦终于成就一代霸业。 但实际上一开始,张良是辅佐项羽的,韩信也曾经是项羽的部下,但是项羽却不懂得识人用人,不仅如此,他还不信任身边的人,气走了范增,范增在路上不幸去世,范增死后项羽更是没有了圣贤的帮助。 结果,刘邦最后成为胜利者,而项羽却成了失败者。 3 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员工,有什么样的员工就有什么样的领导。 被领导者都是领导者内心的一个投射,那孙悟空就是代表唐僧的一颗不满于现状,崇尚创造,不拘成规,敢于求变,疾恶如仇,为民除害,勇于尝试与挑战,超越自我,不断克服巨大困难和斗志昂扬的进取心与英雄形象。 第一:从现象看本质。 还记得唐僧师徒在经历青牛怪的那一集吗?青牛怪趁孙悟空外出化斋,把唐僧给弄回洞里,孙悟空很生气于是找青牛怪决战,但是没有取胜,反而被青牛怪拿出的一个宝贝圈把孙悟空的金箍棒也给套去了,失去金箍棒的孙悟空只好撤退,飞回天庭搬救兵,请来水德星君,火德星君,李天王,哪吒,以及天兵天将,但是都被青牛怪的圈子把武器套走,最后才在太上老君那里得知,青牛怪是太上老君的坐骑,看来专业的妖怪还得请专业的人来收拾。 但是那些孙悟空,众神仙都沉迷于假象,与妖怪斗智斗勇,不动脑子,想要降服青牛,先得搞明白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找到与了解青牛怪的来历,就跟战争中作战一样,连对方敌人的来历,有多少人马?资源与粮草以及实力装备如何?等都没搞明白,必然吃败仗,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第二:不要执着于事物表象,而要深入事物内部去分析,研究事物本质与事物发展规律。 铁扇公主那么厉害的妖精,确实不好对付,但是孙悟空却变成虫子钻进她的肚子里战胜了她,还借走芭蕉扇。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并不在事物表面,而在事物内部矛盾上,要解决事物内部矛盾,是要求人要立足做调查,研究,分析的。 第三:纵使你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千万不要炫耀,夹着尾巴做人做事。 孙悟空变成一座土庙,任它有千变万化,但是它有一样东西掩藏不了,那就是它的尾巴。 而人一旦自认为学了点本领就像孙悟空一样开始翘尾巴,那尾巴翘得老高了,简直要上天,人千万不要装,有的人他们无论怎么伪装自己,他们的尾巴是藏不住的,容易被别人抓住他们的把柄与弱点。 第四:拥护党性,发扬个性。 拥护党性就是说拥护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那什么是发扬个性呢?《西游记》团队中,师徒五人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唐僧的优点是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有使命感,信仰在,在正确的方向上做正确的事,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昏庸,麻木,警惕性低,敌人变个样子就识别不出来了。猪八戒的缺点是控制不住七情六欲,欲望太多,总是过不了“欲”关,经受不住外界的各种诱惑,优点是能吃苦。孙悟空机灵,活泼,能力比较强,但是缺点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白龙马不图名,不图利,只知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把唐僧送到西天,这是一种脚踏实地,不投机不取巧的做事风格,那些什么都不要,只是无私奉献与付出的人,最后什么都是他们的。 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团队,只有把人放在正确的位置,最大限度发扬他们个性价值与规避修正缺点,价值共生的团队。 4 丢掉幻想,艰苦奋斗。 居安思危,居危思安,这是一条历史铁律。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以为祖国强大了,于是开始颓废,甚至还对那些阻碍中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存在幻想,幻想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想多了吧,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毛主席远见,早在《毛选》中“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节指出,希望他们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及强盗收心做好人,给人民的中国以平等和互利的对待,再也不要做捣乱工作了,但是不,艾奇逊说,还是要捣乱的,并且确定地要捣乱。 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不同的。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绝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 而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条定律,俄国人民的革命曾经是依照这条定律,中国人民的革命也是依照这条定律。 因此,不要以为祖国强大了,我们就有理由躺平了,丢掉幻想,艰苦奋斗,谁也不能阻止与扭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历史车轮前进的步伐。 在《裸猿》这本书中提到一个“递弱代偿”原理,告诉你历史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没有笔直的,想要进阶,发展就要一直付出相应代价的。 如果把中国的发展,或者一位牛人一生的起起落落画在纸上,你会发现那不是一条直勾勾的线,而是一段段波浪曲线。 递弱代偿原理是人生进阶,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 举个例子: 我们的祖先因为气候变化缘故不得不直立行走,这虽然带来了一些风险,但也促成了家庭的诞生,获得了更高级的组织形态。 而且因为直立行走意外获得了两项超能力:一是两条腿奔跑,二是腾出了双手。 手可以用来做手势,也可以用来抓东西,手势慢慢发展成语言,于是人类有了交流工具,然后有了社群组织,工具慢慢发展,人类创造了文明。 很多历史学家都说,人类文明的历史是工具的历史: 当防御性武器超过进攻性武器时,社会就和平,当攻击性武器超过防御性武器,战争就会爆发,每一次进攻武器的进化都会导致更大规模的杀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国家想要进行殖民扩张的原理,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国家规模也越来越大,如果这个国家是一个无道的国家,就很可怕。 因此,一个无道的国家发明核武器是用来进攻的,进行殖民掠夺的,而一个有道的国家发明核武器是用来防御外敌的,进行维持正义的,走正道的。 整个人类文明从诞生到发展都是在递弱代偿过程中不断进阶的。 人的发展就呈波浪式前进曲线,很多牛人一生的人生轨迹:反弹到高点——变低,跌到谷底——再反弹,涅槃重生走向新的高点…… 这就是加特纳曲线:疯狂之巅、绝望之谷、顿悟之坡。 而大多数人正好相反,一辈子人生都是直线,很稳定。 人生进阶的方法往往不是因为梦想,而是来自于当下矛盾的解决,与其幻想成功,不如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人长期做机械性重复的事情,其实就要惊醒了,你可能已经处于安逸舒适区了,此时就要居安思危。 《西游记》告诉你,真正厉害的人,都用苦难在修行,这是苦难定律。
真正成熟的人,是突然读懂了《西游记》脉脉
阅读 29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全部1条评论
头像
胥先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善任,了解他们的优势与劣势,发扬优势的同时,减少劣势带来的错误,把对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做正确的事,在正确的方向,把事情做好!

21-09-12
11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