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 施雨岑) 教育部3月31日就稳妥做好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发出通知,明确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各省级招委会要协调本地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高考防疫工作,认真研判7月初疫情情况,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及考点考场、命题场所、制卷场所、评卷场所的防疫措施。
通知明确,各地各高校要合理安排有关考试时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海南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时间由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艺术类专业现场校考按有关要求安排在高考后举行;“强基计划”有关工作时间节点较原定时间顺延一个月;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高校组织的考试由相关高校按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安排;高职分类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等省级统一组织的考试由各省级招委会根据本地疫情防控要求确定。高考体检工作由各省级招委会协调本地卫生健康部门稳妥有序安排。
短短几分钟,话题刷屏朋友圈,引爆微博热搜。“见证历史了!” ……一时间,各种留言、评论席卷而来。
那么,对于民办教育机构如何应对本次历史呢?汇杰天下为大家做出以下分析:
首先,本次高考延迟对于民办教育机构而言其实是提供了更多时间销课,缓和了家长退费的压力;但大部分地区公里学校开课后对学生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无法外出参与培训,一级响应地区可能会出现长期线上培训情况,所以本次高考延后对于没有线上产品的学校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击。
其次,高考延迟,对应中考可能时间会更晚,就是说暑期被严重压缩,培训机构至少在秋季开学前的招生方案、课程计划都会受到影响;暑期缩减,如何通过志愿报考实现分值最大化,对于考生家庭而言,择校时间减少,择校选专业的出错率相应增加。
再次,疫情期间中小学线上复课,学生由于自制力以及家长监督能力,指导能力等因素影响,导致学生成绩来开明显差距,家长会对机构辅导功能需求更加明显且强烈。
最后,高考延迟一个月,考生与家长在已经处于精疲力尽的状态,为防止考生及家长考前崩溃,考前辅导机构的考前心理疏导需求增加。
针对有上述情况需求的机构,汇杰天下人力资源导师团队以下建议:
一、线上产品研发势在必行:
1、学校应立即指定专人开始选择满足学校课程需求,同时方便学生及家长操作的线上平台;平台选定后要对使用教师及学生、家长做使用技能培训;
2、根据各地教育部门管理办法,立即调整本年度秋季前的教学计划,和招生计划;
3、教师每周磨课练课内容应针对线上平台教学局限性,做针对性训练。
二、课业辅导产品研发
1、针对公立学校封闭式管理,或者教育部门未批准复工的较于机构,应立即安排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电话/视频沟通,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课业完成情况,学习自制力,以及家长辅导难点等情况;
2、针对以上了解情况,研发线上课业辅导产品,产品研发侧重点应在学习结果展现上。
三、毕业班学生关注
1、在对家长进行沟通时,应关注家长表达语气,了解学生状态的同时要关注家长心态;
2、需要通过心理疏导的机构,不仅要可以提供专业课程,同时要指导辅导教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3、有条件的机构可以考虑在高考后退出科学报考或学生职业规划产品,帮助考生实现分值最大化;想要推出此类产品的机构,现在就要开始做产品方案了,比如主题、时间、地点(线上/线下)、主讲人(内部还是外部),课程大纲,课程宣传等等。
四、营销推广:不管机构针对此次高考时间延迟做出何种应对措置,营销推广方案必须要跟上,所有产品的推出都离不开有利的宣传,对于此类问题不在此过多表述。
五、员工激励
凡是针对疫情对员工工作进行调整的学校,员工的薪资、福利、课时费等激励政策要随之调整,对此汇杰天下已针对机构情况制作了专项课程,有需求的机构可以关注“汇杰天下HR”公众号搜索同名文章进入会杰线上课程学习。
六、总结
本次疫情过去后,校长要及时组织教职员工对本次疫情期间学校的各项应对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1、对此期间衍生出的各类课程服务,必须做出明确判断:哪些原样保留,哪些调整后保留,哪些作为应急产品保留,哪些不再使用;
2、对于保留产品的加入,学校未来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是否调整,员工晋升标准、业务要求、薪资待遇标准等是否调整;
3、家校服务标准是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