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P进行思考的目标是发现并且寻找抽象的逻辑问题,建立理论,开拓视野和产生观点(1st Ti)。于他们而言,深挖一套逻辑体系让它不断地完善并充满严谨性,是远比现实与外界更重要的。通常INTP并不在意外界的反馈,他们更重视自己脑海中对于可能性的各种想象,并借此完善自己的逻辑观点(2nd Ne)。INTP也重视个人与世俗的经验规律,他们对权威性的观念充满着研究的热情——要么证明它,要么驳倒它(3rd Si)。同时INTP也容易忽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氛围和个人情感的重要性,他们的Fe和Fi功能处于第四和第八位(劣势功能及魔鬼功能)。
但实际上,随着INTP类型的个体逐渐发展并接近成熟时,他们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观点能够被外界所认同,或是意识到照顾人际氛围的重要性,由此他们的一四功能轴Ti-Fe便能逐步接近平衡。
INTP容易被个人的思考和信息驱使,不易有对外界的观察与思考(5th Te),且有时容易过于关注内部视角而忽略了客观因素(6th Ni),对外界环境的感受以及变化往往会不自觉忽略(7th Se)。因此需要重视外倾知觉功能(非理性功能)平衡,否则易过于主观从而扭曲事实。同时也应该注意发展Fe功能,以避免对情感氛围过多地不重视,造成人际孤立。[1]
INTP类型实际上在人群中能够被较好辨认——只要你恰巧碰到并注意到了ta,但往往INTP在人群中的存在感并不强,甚至是过于沉默寡言的角色。因此总会被他人忽视,也就不好遇到并辨认出来。
往往,典型的INTP形象会是影视剧及动漫番剧中的研究员、科研者的形象,INTP往往较INTJ更温和好相处。由于Se功能在盲点功能位置,INTP类型总会给人心不在焉或是过于发散、抽离的感觉;且由于Fi功能在魔鬼功能位置,INTP总是往往会过于理智化,导致压抑自我情感的表达。比起INTJ类型,INTP更适合适应并配合团队工作,专心进行技术研究。
在旁人看来,典型的INTP可能存在的一些优劣势:
优势:
1.善于发现逻辑思维的不严谨之处,并能够结合可被检验的经验作出修正,在策划类、产品研发类岗位上会有优异的表现。
2.对事物的未来走向有较好的洞察力,热衷于探索多种可能性以打开他人的视野
3.即使面对过多的数据与信息,也能够通过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联想、经验的把握,将其记忆并作出处理
4.往往是注重方案、规划本身是否有漏洞的,对细节把握有一定敏感性,能够使方案本身被更好的修正。擅长建构概念性或理论性的模型
5.具有一定团队分工精神,配合性较高,擅长辅助他人作出策划。
劣势:
1.考虑问题时过于在意观点及逻辑本身是否合理,而忽略了可实践性
2.目标感往往不那么明确,容易不断复盘且瞻前顾后
3.难以表达个人情感,同时也难以被他人情感所感染并带动热情
4.过于忽视外界变化、感官活动,与人群主流爱好脱节,可能看起来心不在焉或总在发呆
5.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且过于依赖被动社交,过于理智化的还原解构事物,可能忽略事物的整体意义,导致和他人难以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