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如何高效提升车间的生产效率?

头像
张骥
2023-02-08 · 首席企业管理咨询师
生产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尺度,即在材料、劳动力和生产设施等方面花费相同的成本,能够生产多少产品。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一、解决瓶颈生产工序 瓶颈工序决定最大产能。抓住瓶颈工序的生产节拍,不断予以改善,是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法宝。旧的瓶颈解决,新的瓶颈又产生,不断消除瓶颈,持续推动组合优化,实现生产效率大提升。 如何有效解除瓶颈工序呢? 常采用的解除瓶颈五步法: ①.找出系统的瓶颈; ②.决定如何挖掘瓶颈的潜能; ③.给予瓶颈最优质的资源支持; ④.给瓶颈松绑(绕过、替代、外包); ⑤.假如步骤四打破了原有的瓶颈,那么就回到步骤一,持续改进,重新寻找新瓶颈。 二、实施绩效、计件薪酬 实际上管理就是利益分配,分配得好就是双赢和多赢。“现场效率改善不是牺牲员工利益达成公司的利益,这样的改善注定会失败”。“IE工程师是研究如何让员工做得更快更好,但员工做得更快更好相对于来讲就更辛苦,员工更辛苦如果工资没有上涨他肯定就不干了”。 生产管理最宝贵的财富是员工,员工的核心是激励,激励的重点是满足员工的需求。 生产现场作业部分必须采用计件制。计件本来就是一种合理的薪酬方式,它鼓励员工多做多得,这样不仅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能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确保流水线不待料、断料发生,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计件薪酬,要重点解决以下六个问题: ①.不良品返修; ②.补制数量; ③.新员工培训; ④.计件单价核算; ⑤.标准产能的合理化; ⑥.生产线主管分工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如果企业的生产管理形态不适合实施计件工资,在某些工位上,可以把生产现场的秩序再理顺一下,工作方法再改进一点(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骤,或使必要的操作用最迅速、最安全、最舒适的方法完成); 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实施绩效奖金制度则是必须的,重点要关注的则是:①.考核项目;②.计算方式;③.项目内涵;④.目标权重;⑤.项目配分;⑥.评分规则;⑦.数据来源;⑧.考核周期;⑨奖金额配置。 三、鼓励员工自检与互检 在生产管理中一般来讲只要品质好,效率自然高。不良品返修往往会影响3倍以上的效率。一般企业都花费大量的资源做好首末件、全检、专检,却忽略了员工的自检与互检。 (一)员工自检,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 ①.确认上道工序零部件的加工质量; ②.确认本工序加工的技术、工艺要求和加工质量; ③.确认交付到下道工序的完成品质量。 (二)员工互检,一般有两条质量管理原则: 第一原则:当第一道工序给第二道工序提供产品的时候,如果第二道工序检测出存在不良产品,第二道工序有权对上游工序进行指数索赔。这里的索赔指数相当惊人,是成几何数递增的。 第二个原则在第一道工序给第二道工序提供产品之后,如果第二道工序没有检出已经存的不良品,而流到第三道工序去了,第三道工序就要扣第二道工序的奖金……。 通过设计一系列制度,让员工做好自检与互检,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而且可以大幅度削减品质检验员。 四、建立灵活的生产组织体系 以生产组织架构和运作为主体,而展开的一系列综合应用活动的形式和要素,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质量良好地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使全体人员得到以发展。 1.生产组织的职能将总体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单位或个人,并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关系。 2.按流程图排工位,依据作业时间量决定间距及复杂性,配置指导书工位,材料的投入,不良品的标识,工具•夹具•仪器设备的放置。 3.确定工位平衡与流水线的顺畅,依据熟练程度合理安排员工,生产线不会堆料,流空间,不会有的人忙死,有的人空闲,不会导致漏作业。 4.人员工位顶替,合理分配个人特长,快手、慢手心中有数。 5.注重管理新员工,指定负责指导的专门人员,并明确责任,定时检查、确认。 6.确定有效生产能力与资格管理,分实习期•独立期•自主期•熟练期•级别期•发展期。 7.权利线要明确:员工(完成任务,报告问题)-组长(执行任务,处理问题,报告结果)-班长(执行计划,报告生产,处理问题)-主任(监察执行,总结计划,上报成果) 8.造就多面手,区别员工强项,注意栽培和使用、充员,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 五、达成计划并增产 管理人员更应注意:生产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人员,机器,设备,材料,工艺,现场)。控制拉速得当,保持人员作业时有适度的紧迫感,不要松懈。及时确认产量,并填写看板。控制不良品,及时纠正,纠正无效停止工作,另找适宜人或寻找正确途径操作。来料不良品,产生的不良品及时确认退料、补料、换料。 影响生产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管理,一定要记住,生产管理要追求简单化,简单就是效率;生产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而不是都去赶时髦做所谓的六西格玛和丰田式生产。 必须严格根据工艺标准来操作,为了使操作者能够更加了解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应该把上下两道工序分别了解并仔细分析,坚持不断改良工艺的原则,以可行的途径,求得一种最合理的作业方式。 【在作业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做某个动作是否有必要?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2.为什么要在此处做?有无更合适的地方? 3.为什么此时做,有没有更合适的时间? 【提升车间生产效率,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1.改良我们的作业习惯:保持良好的坐姿,使身体与工作台结合的更合理,有利于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双手从事生产工作。操作范围内,尽量保持在短距离的移动,以提高时间利用率。工作区域内,一定要保持清洁,符合5S规范要求。 2.合理分配工作场所,注意原材料摆放位置:手和手臂的运动途径应在正常工作区域内(正常坐姿手能够触及到的范围)。必须用眼睛注意的工作,应保证有正常视野,能够看清作业点的状况。工具和材料应置于固定位置,方便一次拿的到。也可将最常用、重复使用率高的材料放置就近处,按照材料装配顺序依次摆放 3.工具和设备:工具和设备应放置在随手即可拿到的地方。设计和使用简单的辅助工具或工装,使生产更顺利,更合理,方便作业。 4.材料搬运:为方便取拿,事先要有良好的设计。可以考虑安排依重力原理设计一些工装将材料送使用地点。预置和分类标明下一工序所需的材料和零件。 5.节省时间:工作时应精神集中,这样既能改善人工的迟疑或暂时停止的问题,同时还可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6.对工作时的动作进行分析,哪些动作是必须的,哪些动作是可以合并的,这样既能减少步骤,又能缩短时间。如果大家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每天都多思考一点点,不仅自己本身在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公司的发展也会更加稳健与快速! (完) 编辑创作:资深企业管理咨询师 张骥老师 专注企业管理改善与变革,贴心服务实体经济,现场咨询、辅导与培训,助力企业发展。
如何高效提升车间的生产效率?脉脉
阅读 3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热门人脉圈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