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为李白所作著名的《清平调》词三首之一,是在兴庆宫沉香亭上所作。相传,唐明皇携爱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牡丹品美酒,逸兴勃发的唐明皇即宣李白为其撰新歌词助兴。借着酒力,李白呼来宦官高力士为他脱去皂靴,又唤贵妃为他磨墨。酒尽诗出,李白挥笔而成新诗三章。乐师李龟年歌咏,梨园弟子伴奏。连杨贵妃也命人拿来七宝杯,斟满西域葡萄酒,敬于李白。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来。沉香亭内外,牡丹齐放,花香阵阵,歌乐袅袅,一派祥和。
诗仙李白,号青莲居士,余光中有诗写他“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如果没有美酒相伴,不知道李白是否能做如此多佳句?
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样,有着它自身的光辉篇章。关于酒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不过,人们普遍认同的有猿猴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三种。

我们姑且不去考究酒的来历,自从有了酒,中国的历史就更加丰富多彩起来。有了酒,自然就有了酒局。鸿门宴上的危机四伏,勾心斗角;群英会上周瑜的非凡的气魄、风度和智谋,让老同学蒋干“醉生梦死”了一回;青梅煮酒论英雄,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 ,可谓步步玄机;西晋末年的新亭酒会,王导打消了众士人的萎靡颓废之态,众士人团结起来,使东晋政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很快建立起来;北宋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一场酒局定了江山,安了心境;贵妃醉酒无疑是最美的酒局;而醉打金枝是“酒壮怂人胆”的典型例子;乾隆爷的“千叟宴”被邀的老人达三千多名,这个大酒局可谓“为万古未有之举”。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古往今来,酒文化已经深深烙印于人们心里。相比如今来说,古人可谓更加讲究,从器皿就可窥出一二:盛酒器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等。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饮酒器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现代人顺应了快节奏,少了很多仪式感,所以也没有这许多讲究。盛酒的瓶,喝酒的杯,仅此而已。
酒,无论是网上还是实体店基本所有品牌的都能买到。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什么酒,便用什么酒杯。若无佳器,徒然糟蹋了美酒。不知道您有没有用过银酒具?对于经常喝白酒的人来说,银酒具无疑是上佳之选。白酒倒入酒壶静置五分钟后,烈性会明显减弱,醇厚感增强,能温一下口感更佳!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喝酒风俗,入乡随俗往往使你狼狈不堪。喝往往已经不能恰如其分的形容,“吹”、“灌”、“拼”仿佛更合适。入乡不随俗却又仿佛是不给主人“面子”,折了感情。何时,饮酒变得如此勉强。
人生如酒,每一滴都是醉人的。有时,慢慢地品味着人生这杯酒,确实能感觉到人生的五彩斑斓,绚烂多姿。万丈红尘三杯酒,人活于世,需尝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方能品出此中滋味。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