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石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令人惊喜的天赋潜能,每个人的声音都值得被聆听,所以我们要自信表达,勇敢的表达自己,用全身心的爱来拥抱自己。 ——余歌老师《少年的声音》寄语
1.23-25《少年的声音》课程现场
因为疫情防疫,为了小小少年们的安全,余歌演说一直延缓少年班公益课程的开展,终于在1月23号,少年班课程活动如期举行。
《少年的声音》准备前期,余歌老师特别为所有的爱心助教开了会议,他强调了他的课程办立初心。
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尽心去看见每一个同学,千万不能有分别心,不可以有不耐烦的情绪,要让每一个孩子相信你已经看见他了。
用心做事一定会更耗神力,但一定很值,你永远要记住你的愿力,发乎于内心。永远不要试图去改变、去教授孩子什么,首先你要先和他交朋友,让他有愿意靠近你的感觉。
这几年来,余歌老师一直践行着年轻时的梦想,并赋予余歌演说清晰而坚定的使命: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
余歌老师不仅帮助了无数的企业家朋友,并且一直公益性地帮助着一群属于未来的人:今天的少年,未来的主人,为他们输送着种子和梦想的力量。
一大早上孩子们就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达了课程现场,等待着课程的开始。因为是公益课程,所以仅针对余歌演说总裁学员开放,接近年关,依旧爆满,提前截止了报名,显然这是基于家长对余歌老师的信任和教学理念的认同。
语言表达是需要学习的,“敢说”是要通过反复的体验和练习才能达到的状态,“如何学”则是家长们大为头痛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三天课程里余歌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去解决 表达 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问题,带领他们反复体验和练习,相信这将是少年声音清澈流淌的开始。
明确了演讲的目的后,首要解决的问题:站上舞台。
课程开始,进入演讲练习环节,刚开始小朋友们对舞台既渴望又害羞。
余歌老师没有急于催促小朋友盲目上台,而是给他们无条件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建立起了自信。进行肢体解放活动后小朋友们彻底打开了自己,激发了小朋友们对舞台的向往。
一场演讲的背后是强大的逻辑支持,如何生动的讲述一个故事,余歌老师给出了“七何”“五觉”公式:
“七何“即:
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何观
“五觉”即: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运用“七何”述清故事始末,运用五觉将感受融入文字,赋予单薄的文字以厚重的情感,用自己内心的力量去感染听众。起伏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张力十足的肢体动作,令人无法想象出小小年纪的他们原来这么出色。
那天的课堂上孩子们调皮,活泼,口无遮拦,但老师都笑着,用掌声迎接孩子们的到来,用鼓励支持孩子的表达。老师不会对孩子的表达进行任何的评价,这样孩子们会有满满的安全感,可以放松,愿意和余歌老师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在余歌老师眼里,没有口才不好、表现不好的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在表达。耐心、认真地去倾听,就会听到孩子们内心最纯净的自由之声。
除了锻炼自信表达与演说技巧,表达能力的提升得以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或沟通不畅的问题。
当天晚上一场“报数”比赛让孩子们有所感悟。
当A组队长因为输了比赛被惩罚做80个俯卧撑时,小朋友们内疚、感动,看到助教老师痛苦的支撑着因无力而不受控制颤抖的身体,小朋友们纷纷表示愿意分担对队长的处罚。
余歌老师对少年声音的定位是架起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那座桥梁,希望父母老师能够听见孩子内心的声音,彼此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课程中不仅有关于自信,演讲,还有更多的是教会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懂得正确表达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相信这次训练将会是美好的亲子关系的开始。
这么多年来,不管是自己的成长经历,还是见证了无数人的成功与失败,都让余歌老师明白,一个人要实现梦想,不是靠自己单枪匹马,而是需要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这些小小少年来说,学演讲不是单单学会演讲技巧而已,而是要通过演讲,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