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很罕见的影视剧改编评分超越原著的剧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一遇上影视改编,尤其是畅销书影视改编,总是难免会引发一场原著粉和影视粉的争论。
而影视改编剧或者电影能够超越原著评分的非常非常少,而《隐秘的角落》一剧,连原作者本人都站出来说:“改得好。”
《坏小孩》作者紫金陈
《隐秘的角落》这部剧讲的是3个孩子朱朝阳、严良和岳普,在去景点游玩的时候,意外录下了一起凶杀案,于是急需用钱救人的他们决定勒索杀人者张东升30万。
原作《坏小孩》的风格属于“暗黑系”的,可以说是将“人性之恶”充分展现出来。
比如在小说中,张东升早就计划好了要杀害岳父岳母和妻子,普普和严良问张东升要30万也是为了维持自己生活到成年,朱朝阳早早就计划好要借张东升之手杀掉自己的父亲和王瑶。
剧中,所有事情的动机,都变得更加柔和了。
普普和严良是为了救弟弟才想问张东升要30万,而他们复制了一张卡,准备拿到钱之后告发张东升,而朱朝阳和父亲也在朱晶晶死后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
为了使朱朝阳没有小说中的那么“有计谋”,在剧中加入了一个“工具人”王立(也就是王瑶的弟弟),这个角色对朱朝阳的威胁,推动了剧情走向最终的破裂。
王立 / 立俊霆 饰
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充分的作恶动机,但是就是这种环境和人都同样黑暗的背景,会让人有一种“超离现实”的感觉。而剧在人物设计上,更加生动一些,人物都不会给人刻板的“他就是坏人”的感觉。
可能因为这部作品主要讨论的是“小孩如何变坏”,我们在观看的时候,就会想为什么小孩会变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大人犯错,就一定是坏人吗?
在小说中,小孩的恶,尤其是普普,被放大到极致,无论是在找朱晶晶“给她一点教训”的时候,还是后来帮助朱朝阳杀害他父亲,普普都没有一丝的犹豫。
而改编剧中的普普,不仅会默默将朱朝阳的小白鞋擦干净,还会给张东升贴创口贴。
而张东升呢,他为了救朱朝阳,让自己身上再次背负上人命。
朱朝阳的父亲朱永平也不是对儿子毫不关心,在朱晶晶死后,他虽然怀疑过朱朝阳,但是在录音后,他又后悔了,还会不顾一切地去救朱朝阳。
在一次闲聊重,普普问大家有什么愿望,张东升说:“一切可以重来。”
相信这也是在场的所有人的愿望,无论是普普、朱朝阳还是严良,正如朱朝阳最后对严良说的那句:“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给你们开了门。”
在剧中最后看似大家都有一个很好的结局:严良被老警察收养、普普和弟弟配型成功、朱朝阳回到了学校。
但事实上,这个紫金陈在微博写的“不能拍的结局”,其实也已经暗戳戳地有隐藏。
这也是《隐秘的角落》被大家津津乐道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悬疑感。
说起这部剧,很多人最难忘的大概就是开头的惊险一幕,确实,电视剧一开头也震慑住了阿信:
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在山顶给岳父岳母拍照,然后张东升不断调整相机,帮老两口摆好姿势,突然……一把……推了下去。
然后装作意外大呼救命。
第六集结尾,朱朝阳、严良、普普躺在甲板上聊天。
然后普普说了句:“你们把眼睛闭上。”随后小船开始飞向月亮,《小白船》应景地响起。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飘呀,飘呀,飘向西天”
当唱到“飘呀飘向西天”的时候镜头穿过一层层云雾,定格在海面漂浮的尸体上。
可以说,《隐秘的角落》用画面、剪辑所创造出的悬疑感,让观众找到了看悬疑片的紧张和刺激。
《隐秘的角落》之所以能够引发这么多的讨论,除了剧本身,还有“坏小孩”这个核心问题。
当我们一说起“坏孩子”或者“孩子犯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原生家庭是不是有问题”。
我们不可否认,原生家庭是一个孩子走向歧途的原因之一,但是一个孩子做出极端行为的时候,我们要去思考的,不应仅仅是原生家庭了。
就拿朱朝阳来说,他的家庭固然是不美满的,父母离异,父亲另娶,母亲为了维持他们俩的生计,要在离家很远的景区工作,有时候好几天都不能回家。
但是他依然是“别人家的孩子”,回回考试不是全校第一就是年级第一,能够理解妈妈的工作,能自己照顾自己,妥妥的“乖孩子”。
他的转变可以说是从遇到严良和普普开始的,在三联生活周刊《罪恶边缘,那些结伴长大的“坏小孩”》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全世界的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中,同伴都被视为他们不良行为的最强相关的因素之一。
这让阿信想到了电影《阳光普照》中的两兄弟,他们生活在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家庭,大哥阿豪成绩优异,人也像阳光一样温暖,但是他的好都是因为把不好的都藏在了心里,最终跳楼自杀。
二儿子阿和,则和与好友菜头砍伤人进了少年辅育院,被放出来后,阿和重新做人,但是菜头却又找上门来。
在这部电影中,反倒是一个普通老实的父亲为了让阿和能够不被菜和伤害,开车撞死了菜和。
那么,这里大人的恶是小孩造成的吗?
美国乔治城大学心理学教授阿比盖尔·马什在《人性中的善与恶》一书中写道:对于多数人来说,大脑中杏仁核的初始设置即为从善如流,但若出现变异,它会将英雄变成作恶的魔鬼。
曾看过一条《我们与恶的距离》的豆瓣评论:所以,我们与恶的距离只差一个平庸的转身,更或者说一念之间,就是“恶”沉默的帮凶。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或许,就像《大佛普拉斯》中说的一样: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帮助跨越童年创伤
-End-
编辑:hh
2020.6.28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