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在新疆做催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头像
郭慧丽
2021-07-27 · 大学生兼职服务员
这篇文章写了挺久了,是一位在新疆做了四年分期业务员+催收员的朋友讲述的自己的从业经历。 “内地再牛逼的催收公司,到了新疆都不行,统统哭着回去。” “在新疆做催收,跟在内地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当然,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吓人。” “很多人不是不还钱,他们想还钱都不知道怎么还。” 所以,在新疆做催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在新疆做催收会遇到什么难题? 霖幕(化名)跟我讲述他的从业经历时,还是挺意外的。 语言是最大的问题,多招少数民族员工 我们公司算渠道代理吧,代理了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在新疆地区的业务,起初帮他们做3C、电动车、摩托车的分期业务,后来逾期太高,分期业务不做了,我们所有的人也都转向了贷后,做起了催收工作。 我并不排斥做催收,之前做分期业务的时候,我们就兼顾着做催收。 因为新疆天亮的晚,很多店开门也是中午了,我们就下午去店里办单,上午就在办公室打电话,提醒之前的用户还款,所以还是有一些经验。 其实在新疆做分期业务也和内地不一样—— 在内地的同行看来,我们的风控审核方式可能显得很“笨拙”。由于地区特殊,我们全部都是线下面签。 先看用户的身份证,然后过一遍大数据(某盾之类的黑名单),再电话审核,电话审核主要是审核用户预留的联系人,问借款人的信息,比如单位、收入、结婚否、住址,以及家人是否同意办理贷款等。 当初我们也想过机器审核,但是有些我们认为不错的客户,机审会拒绝,后面就不用了。 我们也只做有工作的客户,没有工作的,或者核实发现工作虚假的,会直接拒单。 我们在展业初期也会要求业务员了解各行业的特性,在审核的时候,随便问几个用户工作行业的问题,有些虚假身份很容易被揭穿。 只做有工作的客户,这在后期催收会有一定帮助。 做的好的时候,我们这个新疆四线小城市,一个月3C分期也有500万元的放款,只是逾期也很惊人。 从2019年315后,我们逾期基本上就爆了,全部员工都转到了贷后。 在新疆做催收,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问题,所以我们很少有汉族员工,基本上都是招的少数民族同胞。 不然你打电话过去,光一个“阿卜杜热依木·阿布都热合曼”名字就把你绕晕了,少数民族员工在语言上,沟通不存在障碍。 我承认,内地的催收公司按照专业角度来讲,要胜我们很多,但那只针对汉族而言,在多民族的地区,那些专业的东西没太大用。 新疆地区的朋友不喜欢接外地的电话,所以如果内地的机构要在新疆做催收的话,就要多建立几个本地的客服中心,至少新疆主流的城市需要覆盖。 其实和内地现在的催收一样,我们的策略也很佛系。 我们接触到的很多30岁以上的少数民族不会在乎征信,所以打电话的时候,和他谈不还钱会影响征信,是没用的。 有些客户也不是不还钱,是真的没有钱。 部分少数民族朋友不习惯在银行卡里存钱,一般发工资也是现金,钱到手很快就花完了。 所以,必须要业务员紧紧守着借款人,提醒他在发工资的时候,及时还钱。 一般的借款人都是将钱给到我们这样的代理机构业务员,或者直营的业务员,业务员再转存到公司账户。 当然,不可避免业务员会有道德风险,我们也遇到过多次。这是每个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少则几千块,多则十几万。 如果还能找到人,都是客户报警,然后公司也会报警,找不到人的情况下,我们作为代理机构,就要自己贴钱垫付了。 新疆这边的用户,也有一个软肋。(这里不方便说,感兴趣私聊) 因为当时办理分期的时候,都会留联系人,我们也会不断跟进联系人。 实在不行,才走法律起诉。 科技没用,耐心很重要 做催收这一行,其实不管在哪里,都是一个和借款人斗智斗勇的过程。 借款人有100种理由不还钱,你就要找101种理由去让他还钱。 最近听内地的催收同行讲到一些借款人的反催收手段很厉害,稍不注意就会被投诉。 在新疆,几乎没有这些情况,少数民族朋友对移动互联网,以及金融科技的认知还是略微慢一点,他们不想还钱就把电话拉黑了。 我们不存在暴力催收。 2016年的时候,我们还有外访,也就是上门核实地址为主。经常不注意,就会被人拿着铁锹之类的东西撵着到处跑。(这种事情在内地某些地方其实也有发生) 所以说,上门催收不是逾期客户害怕,而是我们外访人员感到害怕,所以后来也就不再外访了。 电话或者微信和客户交流,效率都不高,但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时候在常人看来十分低级的借口,却可以让催收员和客户纠结半天。 比如一个客户只还了一期的钱,后面的都没还,催收员用微信给他发了每一期的账单,提醒他要还几期的钱,每期分别是多少,这个时候客户刚开始还挺好说话,微信转一期的钱过来,第二天你提醒他还有一期没有还,他会给你截图昨天转账的记录,告诉你已经还过了,一口咬定自己还了两期,根本不会再认账。 这种客户,有的是真老赖,而有的,是没办过贷款,甚至不知道每一期的账单概念。 所以在新疆做催收,科技不是特别重要,耐心很重要。 我们也想过采购一些智能机器人,但是,语言的原因,还是放弃了。目前还没有哪家的智能催收机器人能掌握这边的少数民族语言。 在新疆做催收,也遇到过一些感人的事情。 这个地方,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黑暗。 有一次我跟律师去递送律师函,到了客户家里之后,穷的叮当响,最值钱的是两只鸽子,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客户是套现,离异状态,而套现纯粹是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当时儿子在读一本,儿子也在哀求我们不要起诉,不然大学不上了,最后没办法,不忍心断送孩子的前途,我自己掏钱把钱垫付了。 还有些用户想还钱,都找不到业务员还。 因为很多互金公司来新疆做业务,一段时间后,逾期太高,成本兜不住,只能撤出市场,客户也找不到人还钱,手机银行不会用。 目前我们这边的贷款公司,除了平安普惠,还有一些车贷公司。 新疆贷款市场,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少数民族市场,如果金融机构到新疆,不做少数民族等于不做业务。所以,了解当地人的习性是很重要的事。 在新疆做催收,高一点的一个月能挣10000块,低一点的也有4000-5000块吧。还算不错的收入了。 不过,等我们手上的资产催收的差不多了,我还是想换个工作。 我觉得教育市场很重要。 互金机构在新疆做业务,不良率很高,主要还是因为: 1、对客户逾期后的跟踪不到位; 2、对客户的提醒还款不到位; 3、有些少数民族朋友换手机号的频率很高。 这边的金融科技没有那么发达,所存在的问题,也很原始。 结语 与霖慕交流完后,他跟我说“你说你要做一篇关于新疆地区催收的稿子,我都惊讶了,因为大家都觉得这边是一个不入流的市场。” 确实,很多消费金融机构、互金公司首先不会考虑向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借款人放款。 但正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人民收入水平较低,才更需要普惠金融的帮助。 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乏有优质客户。 他们,也没有那么吓人。
在新疆做催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脉脉
阅读 29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