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京东又干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从明年起,京东副总监以上2000多名高管集体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另一件是从明年起,逐步为十几万德邦员工缴齐“五险一金”,确保每个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这两件事形成明显对比——刘强东虽然“对不起”2000多名高管“兄弟”,却温暖了十几万名德邦“兄弟”的心。
据新税网获悉,就在不久前的7月份,京东刚以89.79亿元的高价收购了德邦66.4965%的股份。目前,德邦控股(包括德邦集团)已经成为京东物流的附属公司。由此,京东也拥有了对德邦三大业务板块:快运业务、快递业务、其他业务(仓储供应链服务等)的管理权,而附属在上述三大业务板块上的数量高达十几万的员工利益,也从此与京东紧紧联系在一起。
众多周知,京东的“兄弟文化”氛围浓厚,刘强东个人十分注重兄弟义气的鲜明风格也为其赢得了一定赞誉。现在,这种“兄弟文化”的红利正式惠及到德邦的“新兄弟”上。
据新税网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此前,京东已经在为所有德邦股份的在职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而此次,京东将这种“兄弟情义”再加码,将“五险一金”的范围从以往的正式员工拓展到并没有全面覆盖的“外包群体”。按照刘强东的话说,这是因为“德邦现有的员工,不管是外包还是自有的,都是我们的兄弟”,而这无疑将让属于灵活用工范畴的外包人员受益。
快递行业是标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数量非常多。此前,一些快递公司为了压缩人工成本,会将快递员等员工采用“外包”的形式承包出去,如此一来,外包快递员会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快递公司并不会承担相应的“五险一金”等成本,由此会大大降低快递公司的人力资源支出。
但是,出身农民家庭的刘强东深知普通“打工人”的不易,所以京东的快递员都是直接与京东签定合同的,包括刚合并进来的德邦员工,都是“自家兄弟”。根据京东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的员工数量已经有50万之多,超过“BAT”员工数量总和。假设每个员工每个月需要缴纳1000元五险一金,那么京东一年就要花60亿在这上面,这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不会是一笔小钱。
这点从年报数据上也可以看出。就拿德邦为例,2021年,该公司营业成本为280.28亿元,同比增长15.36%;该公司职工薪酬为3.30亿元,同比增长0.27亿元。这两项主要数据都出现了同比较大幅度的增长,究其原因便是员工薪资和“五险一金”等待遇提升所致。可见,京东确实为“自家兄弟”投入了“真金白银”。
那么,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京东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京东大力提高员工利益的底气又何在?
一是来自京东的持续盈利。根据京东11月18日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财报,三季度京东营收2435亿元,同比增长11.4%;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54%,达到近几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12个月,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数达5.883亿,同比增加6.5%。可见,无论是盈利还是用户数,在市场环境不佳和互联网用户流量见顶的大背景下,京东仍能保持盈利增速,业绩得到改善。而能源源不断地赚到钱,给京东为外包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增加了底气。
二是来自行业压力。此前,我国快递行业大多数快递公司是不给快递员上“五险一金”的,许多公司的快递员都是作为快递公司加盟网点的员工而存在,实质上相当于外包出去的员工。这种加盟和外包模式下,员工常常并不直接由快递公司总部管理,每个网点自己决定用人安排,自负盈亏,网点也没有动力付出成本保障员工福利,即使保障的话也仅提供工伤保险一项。而一旦发生交通意外和工伤事故,极容易产生快递公司和快递员间的纠纷。
对此,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推动解决快递员群体劳动保障问题。此前,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快递员社会保险水平,允许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并要求已取得邮政管理部门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具备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基层快递网点,可直接为快递员办理优先参保。所以这次京东为快递员,尤其是外包人员缴纳“五险一金”,也是京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重要举动。
三是来自德邦物流的贡献。据统计,并入京东之后,德邦在人力、财报业绩等方面都已经开始融入京东系。京东物流在港交所11月18日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东收入同比增长11.35%至2435.35亿元;其中,7月26日至9月30日来自德邦集团收入总计58.2亿,占京东第三季度总收入357.7亿元的16.27%。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第三季,京东物流较去年同期增加的收入为100.43亿元,这意味着德邦集团新带来的贡献占了京东物流增量收入的57.95%。可见,德邦凭借在60公斤以下大件快运领域的优势,已经帮助京东更好地实现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为京东物流体系的完善、利润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既然有贡献,那么自然应该得到嘉奖,所以这次京东提高一线快递员的“五险一金”保障水平也是理所当然。
据悉,除了“五险一金”外,为更加全面地保障快递小哥的权益,京东还提出了更多的保障措施,包括京东集团拿出100亿元人民币,为包括全体德邦兄弟们在内的所有集团基层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刘强东个人再捐款人民币一个亿,集团以及各个BGBU也会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大幅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受益对象为任何一个在职的京东员工,包括德邦员工。此外,除了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福利待遇之外,京东早在2012年就开始打造“安居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最高100万的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的资金支持,用于缓解员工家庭在指定地区内购房首套房的压力。目前,该计划提供的借款金额已经累计达到近20亿元,帮助超3000位员工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目标。
通过多种举措,京东真正推动自有员工以及外包员工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反观国际市场,同样是互联网大厂,11月14日,美国最大电商亚马逊开始裁员1万人。11月17日,亚马逊CEO安迪•贾西给内部员工备忘录中称,“裁员将持续到2023年”。11月9日,Facebook母公司Meta宣布裁员1.1万名,这是扎克伯格创业18年来首次大裁员。一边是不断增加员工福利,一遍是大幅度裁员,难怪这次京东的举动受到社会的积极支持,甚至有京东和德邦的快递小哥喊话东哥致谢,称“想在京东干到退休”。
此前,在多个场合刘强东就曾表示,靠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牺牲员工60岁之后的保命钱,是非常可耻的。而这次京东为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的举动显示,刘强东并没有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据统计,在成功合并德邦之后,京东体系的员工总数已经突破了54万,未来京东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直接带来超过100万的就业岗位,但同时,这也给京东提出了更大的人力资源挑战,如何继续应战?让我们接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