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转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新网,部分内容有修改。
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在48小时内完成入院、手术和出院全流程的手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减少医院医保费用支出。
近期,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指导、健康界主办的中国医院管理奖(China Hospital Management Award,CHMA)公布智慧医院榜,这是中国医院管理领域最高奖项之一。台州恩泽医疗中心基于微脉合作的「互联网+日间手术」项目作为榜单唯一一例日间手术案例,受到业界关注。
作为区域龙头型三甲医院,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早在多年前便开始搭建日间手术病区,其单日手术量一度高达89例,然而病人管理难度大、病区秩序维护困难、护理工作繁重等问题也随之显现。
针对以上问题,恩泽医疗中心与微脉于2019年开展「互联网+日间手术」全病程管理服务合作,助力医院解决日间手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运营和管理挑战。
以统筹管理入手,提升协作效率
在合作初始,微脉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对日间手术病区的作业逻辑和协作团队进行重新梳理,搭建专门的日间手术管理平台。
平台打破原有“分散收治、分散管理”的业务流程方式,聚拢临床专科、护理、手术、麻醉、后勤等多项资源,使日间手术管理平台可以集中统筹门诊服务、住院服务、手术服务、术后观察服务、术后回访等多个流程,一体化管理手术患者,提升各科室协作效率。
线下麻醉访视 线上麻醉访视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麻醉访视方式
在协作团队上,微脉支持医院组建以主管医生、麻醉科医生、专科护士与微脉个案管理师为主的MDT团队,搭建患者、医生、病房和手术室间的沟通机制,在统一管理下根据对应环节进行协调对接,推动日间手术信息化、集中化、规范化管理。
覆盖手术全病程,精细化管理优势凸显
集中统筹管理仅仅是第一步。日间手术流程紧凑、环环相扣,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变动,便会打乱医护的节奏安排。
针对病区需求,微脉将患者就诊、入院预约、术前检查检验、手术预约安排、入院评估与办理、麻醉访视、入院办理等环节进行信息化升级,将日间手术病区打造成高精度服务单位,提升医护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数据沉淀和分析,帮助医生科学决策患者诊疗方案,提高服务质量。
医生可通过手术看板查看排班及患者信息
以术后为例,由于日间手术流转高效的特点,患者术后环节大多是居家完成,进而对医院服务延伸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出院评估、出院随访及院外指导,微脉支持医护实时对接病人术后康复状况并给予健康指导、督促用药、线上复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保证患者医疗质量。
日间手术服务流程
运行效果显著,「微脉模式」提供行业标杆
截至目前,微脉与恩泽医疗中心合作开展的「互联网+日间手术」全病程管理服务已在妇科、疝外科、甲乳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落地,基于互联网平台管理与维护日间手术患者超过90%,术前麻醉访视门诊量、术后复诊量亦获得了同步提升。
微脉该项目负责钱峰表示,对于不少医院来讲,推行日间手术还是一份高难度答卷。通过与恩泽等多家公立医院的经验沉淀,微脉愿意与更多医院携手推进日间手术服务优化升级,进而使日间手术在国内发展更均衡、更可持续。
接下来,微脉将持续以医院、医护、患者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用科技能力整合线上与线下服务,实现日间手术患者「统一收治、统一管理」,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就点击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