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时尚多元,性别无差

头像
北京《瑞丽》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2-09-20 · 企业号

在这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敢于表达自己,

实现自我就是最大的快乐。

当性别不再是问题的关键,

不再被无意义的标签约束行为,

在阳光下肆无忌惮地大展拳脚,

将被埋藏起的自己一丝一毫地释放,

在无性别主义高度自由的廓型下从容地发声,

在功能性俱全的口袋里塞满大大小小的愿景。





独家对谈

The cool hunter showroom

模糊固有的界限,

在时间上流动的性别


无性别风格在国内时尚行业中的发展渐入佳境,随着无性别风格对于行业的影响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时尚商业链在不同的途径发挥其作用,为新流行助力。在这些产业链中Showroom作为顾客与设计师作品零距离接触的纽带起到了关键作用,The cool hunter 的主理人在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对无性别风格的个人观点和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近况表现。



The cool hunter成立于2019年,坐标上海,秉持“keep moving,be cool”,以质感为起点,用敏锐的目光去挑选美感与商业价值并重的时装品牌。我们既是小众品牌的幕后推手,也是设计师与大众对话的媒介,忠于内心与直觉,用敏感的触角不断探索未知。我们找寻最具个人风格以及国际市场潜力的设计师品牌,并通过showroom形式与线上线下品牌集合店及买手建立联结。The cool hunter showroom致力于甄选最优质的国际时装品牌,通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强大的国内销售网络建立买手店与国际时装品牌的强力纽带。


—无性别风格是什么?
无性别风格早期主要是在作品中减少了突出女性身材的设计,弱化了性别的概念,在款式的廓型和面料的运用上都会更具包容性,融合了男装与女装的特点,更多的是运用了一些男装的廓型与设计方式。无性别服装体现的是当代人群追求更自由更多元化的穿着方式和更加随性的生活态度,打破了大家对原有两性穿着的固有印象。
 
—无性别主义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无性别主义便在时尚界有所表达,Chanel将极具男性化色彩符号的长裤与女性元素结合,推出了挑战传统观念的海军制服长裤女装,这是无性别主义的开端。伊夫·圣罗兰先生所创作的身着吸烟装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打破了当时女性穿着保守温柔的形象,将修身剪裁与男士套装结合,创造了经典。

受到近几年奢侈品品牌将休闲街头风格融入高级时装的趋势化影响,Balenciaga、Gucci、Celine、Prada等品牌的秀场及设计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来模糊男女装的界限,MiuMiu大热的露胃装与低腰短裙也有很多男生会争相购买,这些都是无性别主义流行性的体现。

近期我比较喜欢的无性别品牌是来自以色列的设计师品牌HED MAYNER,他们在极简主义的框架中加入多层次的同色系叠穿,高级面料的运用以及宽松的超大廓型,在古典的质朴感与现代感之间找到很好的设计平衡,秀场上没有单一性别模特的展现,不会将他们的时装做出性别的区分,HED MAYNER的设计也是我日常会穿着的风格。
 
—会被哪些具有特点的品牌所吸引呢?
我们不做零售选货,合作的对象都是线下买手店以及线上品牌集合平台,作为showroom平台,考虑的不仅仅是风格,还要考虑品牌的其他综合因素。

The cool hunter showroom最开始合作的品牌是3.1 Phillip Lim,其设计在优雅都市时髦风格下融合了一些休闲工装元素,有女装线和男装线,但男装线在中国市场的反馈并没有在日韩以及欧洲市场的反馈热烈。之后我们也陆续和一些男装品牌以及无性别风格品牌展开合作,发现传统的男装品牌适合的买手店比起女装品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专门为男装创立的买手店更是屈指可数,一些偏向无性别风格的品牌的包容性更强,以售卖女装为主的买手店也会选择这些中性的设计单品。

我们在2019至2020年期间也与澳洲品牌Dion Lee合作过,设计师是学习建筑设计出身,非常擅长镂空剪裁西装与立体针织设计。那一季的秀场选择了不同性别的模特做出诠释,这些设计大胆并具前瞻性,而品牌也是从这一季开始从只为女性设计开始走向无性别主义品牌,这个转变也为品牌带来了更多的受众群体。但他的设计还是以紧身以及强调身体曲线的剪裁为主,并没有因为宣扬无性别主义的概念而失去品牌独特的东西,这也是我想表达的“无性别风格”中的差异性。

作为主理人,我个人的喜好虽然偏向极简与无性别派,但是在挑选品牌及选品的时候更多地会考虑全球及中国本土的时装流行趋势,还有品牌概念、设计与Showroom的契合度,同时也会结合市场与买手店客户的需求,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如何看待“无性别”这个名词以及是否看好这类风格品牌的未来?
“无性别”就是我们所熟知的UNISEX,其实就是弱化男女性别差异,在设计上将性别特征模糊化。而流行与不流行都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可能早两年比较流行,现在又不流行了。这类风格的品牌在大趋势上看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具体到每个品牌还是需要回归到产品本身。但是做UNISEX风格的品牌比起传统的男装或女装品牌,会积累不同性别及风格的粉丝群体,对于品牌来说这是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中生存下去的很重要一部分。

我更想表达的是,年轻一代的设计师要基于个人擅长的事物、喜好及成长环境去创作,如果只是为了“无性别”这个热门趋势而做无性别风格设计,并不是一个能够做好品牌的捷径。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在无性别风格类别上的消费力如何?
就我个人的观察,目前无性别风格的产品在年轻消费者中是很受欢迎的,因为这类风格的服装在某一时期内大量涌现,无论是线下买手店还是社交媒体的宣传,都能看到穿着无性别风格服装的人群。再加上无性别风格的时装本身就包容性非常强,人们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从而触发购买行为。

—去性别化趋势是否为买手店带来全新的机会和挑战?
机会和挑战是并存的。趋势的演变与社会文化风潮的起伏紧密相连。无性别品牌所体现的是更为包容且多元的品牌价值观,而这正是当下年轻消费者所推崇的。从买手店的角度如果能敏锐察觉趋势所在,并迅速找到有潜力的品牌,便能够俘获大批新的追随者,拓宽自己店铺的年轻客户群体。

另外,买手店也要对自己的客户群体及品牌组合、店铺风格有清晰的认知,去性别化趋势的热度一旦散去,原有客户的需求以及要如何抓住下一个热点流行趋势,都是买手店主理人需要思考的,不然只会随波逐流失去主见。
 
—本土品牌是否可以消化这一风格呢?
我们showroom目前以国际品牌为主,在未来也会与更多的中国设计师品牌合作。中国目前有很多无性别服饰品牌非常受欢迎,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自然不用说,这里的人群来自全国各个城市,20多岁和30多岁的中青年对于新鲜事物都很敏感,对于各个风格的服装包容度也很高。

中国的设计师品牌主理人大多在国内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如何能将自身接触到的多元化设计理念结合本土文化背景传达给中国的消费者,如何将中国设计师的声音传播到世界,这才是设计师们要考虑的。在目前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消化这一风格只是时间问题,中国设计师品牌慢慢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 

—在中国市场上,无性别风格有怎样的趋势走向呢?
中国市场非常庞大,想要做到一个风格同时满足大部分人的喜好其实是很难的,但无性别风格包容性很强,无论是上班族日常的极简通勤,或是年轻人偏爱的先锋解构设计,以及这两年极具热度的新中式风格、户外机能风格等,无性别风格的廓型都能与之相融合,同时现在的销售渠道和推广方式都非常多元化,无性别风格必然会有它的一席之地。





Unisex style is eternal

无性别,“新”主义


无性别服装是婴儿潮一代对20世纪50年代性别刻板印象的一次重新审视,就美国时尚业而言,关于男女性别的运动在1968年前后周而复始。这一趋势始于巴黎的秀场,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安德烈·库雷热(André Courrèges)和帕高·拉巴内(Paco Rabanne)等设计师创造了一个平等主义的“太空时代”(Space Age),主要是以时尚、简洁且富有保护作用的宽松轮廓、模棱两可的颜色,以及实用性新型合成纤维面料作为特征展现超越性别偏见、弱化性别特征、模糊性别的差异。孩子们首先受到了中性风潮的影响: 女孩子穿裤子,男孩子留长发,每个人都穿斗篷。



    在18世纪,女性参加体育活动例如骑马、远足、网球、高尔夫是在贵族中很普遍的现象,但是传统裙装限制了女性躯体的活动空间,在最初时女士服装直接复制了体育活动中男士服装宽松实用的版型特点。在当时,尽管人们多次尝试让裤装成为女性衣橱中的主流时尚,但它仍然是一个与运动相关的物品。1910年,Coco Chanel 将女性从紧身胸衣中解放出来,直面挑战男士服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裤装,为女性提供简洁而实用的裤装,衬衫、套装等女士服装让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在工作生活中穿得更加舒适、自由。她从宽直的水手裤上获得灵感,宽松的裤腿增加了女性的着装舒适度,将女性从束缚中解放,体验更多实用性。
 
在1920年,英国作家维克多·玛格丽特(Victor Margueritte)以女性解放作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假小子》引领了法国新一代的女性时尚。虽然其中的角色是虚构的,但是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行为:年轻女性的行为可以和男性同伴一样,在公众场合开车、听爵士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更多的女性开始工作,从而获得了可支配收入,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是女性的外表也变得更加大胆。年轻女性剪短了长发,“伊顿短发”(Eton Crop)和“马塞尔波浪”(Marcel Wave)这两种短发造型在当时非常受欢迎。



在1966年,法国著名设计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推出了时尚历史上第一件为女性设计的现代服饰——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吸烟装”,这套燕尾服套装的灵感源于圣罗兰模特和圣日耳曼女神 Danielle L unquiet的中性风格。吸烟装保留了男士无尾礼服的版型设计和宽肩线的特点,但同时又根据女性的身体线条进行了再次设计。通常用天鹅绒制作而成,这种材料主要作用在于吸收刺鼻的气味。在吸烟装进入公众视野之前,同类别的晚礼服是男性的专属,只有上流社会的绅士会在上面绣上代表性的贵族徽章穿着参加晚宴。



Tie magic
领带魔法
在Louis Vuitton今年的秀场上不乏年轻女性身着衬衫和复古男性提花领带的搭配,“自由就是一切,”尼古拉·盖斯奇埃尔写道,“没有任何指令或障碍。”模特Hoyeon Jung身上的外套好像刚从爸爸的衣橱里随手拿出的一件宽松皮夹克,通用性很强的棕色皮夹克复刻了20世纪80年代青年时尚的反叛精神,增加了个性并强调了韧性,趋势来了又去,但皮夹克总是坚如磐石。




practicability
新生代实用性
夹克的底部被放大的廓型,实际上为一个戏剧性的剪影增加了不错的舒适度。尼龙织物有防水透气的功能,又在服装的外面料上复合一层微孔薄膜,其中的微孔比水滴分子小,又比气体分子大,可以在阻挡雨水的同时挥发自身的汗气。拉链在今年的秋冬时装上随处可见,金属质感的拉链自带冷感气场,严丝合缝的标志在女性化的着装上又呈现出严谨和理性的感觉,而颈部的抽绳设计增加了服装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可以在多个场景有效地利用到抽绳收缩或锁紧领口的功能,达到为身体保温抗风的效果。



Accessories
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装饰
皮质腰带在本季秀场上表现出色,个性腰带使收腰造型重新受到品牌设计师的关注。无性别限制的经典Logo、粗链元素和装饰性皮带扣设计使整体造型既充满酷感又充满性感。而十分时尚且富有功能性的口袋元素也在这一季崭露头角,口袋和机能风格常常同时出现,它的放大与凸显使得整件单品更具有实用机能感,而它也是无性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Timeless existence 

in unisex fashion. 

You are a boy?or a girl?

“永恒魅力,风格永存”

致敬1990s,无性别复古穿搭


“无性别”“性冷淡”“无性”……以性学为主题的艺术观念频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性别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曾提出“性别表演”概念,即我们出生后经常会被社会、家庭要求扮演或模仿某一种性别,并且通过不断的扮演构建出自己的性别主体。无性别主义便是超越性别偏见、弱化性别特征,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自身的个性觉醒,寻找自我,演绎个人魅力。而模糊性别的界限,包容多元性别文化,也给予时装造型更多的可能性。在20世纪90年代,Julia Roberts、Kate Moss、Cindy Crawford、Diana Spencer等时尚代表们独有的时尚sense,为世人提供了许多经典的无性别穿搭造型。打破性别束缚,颠覆造型观念,女性美的方式没有定义。她们是我们独特的灵感缪斯,这些早期经典的无性别造型依旧是现代人心中的典范。





Silhouette suit
廓型西装
Thom Browne的灰色斜纹西装,含有100%羊毛纤维的挺括面料柔软并富有弹性,颜色纯正,光泽感自然温和,随着女性曲线自然垂落,内衬使用了品牌经典红蓝相间的条纹图案,因为TB偏向修身的剪裁,所以相对来说适合身材瘦小的女性。无性别风格的oversized宽松廓型的灰色西服套装搭配白色衬衫,蓝色印花领带模糊了性别线条,彰显了女性的理性和冷静。2022秋冬系列中,Acne Studios、Burberry、Stella McCartney等推出了复古廓型西装单品。




Lapel design
翻领设计
西装沿用了20世纪70年代的宽边领形,通常为平驳领或戗驳领。平驳领是在所有类型的翻领中最普遍并且最受欢迎的,翻领上有75~90度角的楔形小缺口,刚好是衬衫衣领外部的西装衣领与翻领交界的地方,常见于休闲西服外套上,作为日常穿着;戗驳领是最正式的一种翻领,通常被设计师运用在燕尾服的剪裁上,是衣领与前襟翻领交界的地方,前襟翻领的尖角直指西服肩部的一种翻领。莫利·林沃德的低饱和度暗色系的复古穿搭——棕色翻领羊毛西装搭配黑色针织内搭,复古的大翻领设计,使西装的领部线条更加延展,直线条设计,走路带风,这种无性别风格的大翻领西装增加女性更干练、更个性、更酷飒的感觉。Louis Vuitton、Ralph Lauren、Balmain2022秋冬系列在西装设计中使用了经典的翻领造型,与以往造型平整服帖的翻领不同,如今的翻领设计更夸张、更注重服装的立体感。




Motorcycle jacket
机车夹克
由20世纪50年代风靡欧美国家的皮衣文化发展出90年代由机车皮衣打造的经典无性别造型。Kate Moss和Cindy Crawford用一件充满复古帅气韵味的机车皮衣,宽松的版型,金属质感的扣子、铆钉、拉链,搭配随性的蓝色水洗做旧牛仔裤,以及亚光黑色皮鞋。在Alexander McQueen秀场中,机车皮衣单品设计中融入拉链的解构设计,增加更多的金属元素。复古潮流结合的街头酷感让你欲罢不能。





Suit vest
西服马甲
Kate Moss与Julia Roberts都十分钟爱西装马甲,马甲也作为标志性的无性别单品,不再是绅士的专属。当你拥有马甲时,你手上就有了更多主动权。马甲的分类也有很多,不同的面料搭配不同的款式,可以在多个场合发挥作用。秋冬黑色羊毛大衣叠穿灰色西服马甲,丰富造型层次,也有一定的保暖功能。夏季单穿高饱和度亮色西服马甲演绎专属的夏日活泼。单穿黑色紧身西服马甲,搭配黑色西装裤,则多了几分性感、神秘的韵味。Balmain打破古典黑色马甲的限制推出白色西装马甲,以铆钉皮带丰富造型层次。



oversize Sweater
Oversize卫衣
卫衣源自运动橄榄球训练服,而后很长一段时间被大众认为是“叛逆”“街头”“亚文化”的标志。戴安娜穿着无性别卫衣的造型引领了无数女孩追求自信、运动、自由,这一无性别运动风在当时塑造了戴妃更亲民的形象。骑行裤运动装穿搭如今也是女孩们的穿搭潮流。如今秀场卫衣在运动休闲感上加入更多装饰元素,2022年ETRO秀场中卫衣在抽绳、衣袖处加入民族流苏装饰元素。棉质运动卫衣如今更加有造型感了。


UNISEX Bag

包总能让人随心所欲搭配


这一季各大品牌也纷纷推出了去性别化的包款,
像是被大家熟知的托特包。
托特包的历史可回溯到17世纪,
从1900年出现了“Tote”(托特包)一词。
1944年,美国户外品牌LL Bean
生产出一种帆布质地的Boat Bag,
被更多人喜欢,手提袋热潮由此掀起。
简约大气的制版配合条纹、色块或是天然纤维的设计,
使托特包风格各异,简约但不简单,
大容量的设定可以在多个场景下利用,
无论是休闲还是办公。




策划&执行/苏琦

助理/谷鸿萱




时尚多元,性别无差脉脉
阅读 2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热门人脉圈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