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认知不同,不必解释

头像
刘海波
2022-10-22 · 总经理
一个人,如果心中有了答案,便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想法,更不会有解释的冲动。 1:人生处境不同,无法解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无论从生活作息、饮食规律,还是从性格兴趣等诸多微小的细节上,都有着一些差别。 而这些微小的细节加起来,就会导致不同人生处境的人,在面对同样一件事物的时候,会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想法。 正如张三喜欢吃辣椒,在他成长的地方里,大家的生活习性都是无辣不欢,而李四呢,他成长的环境基本是燥热的,所以一旦吃了辣椒,非但不欢,还容易滋生一些疾病,久而久之,生活习风就是一般不吃辣椒。 生长环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习性,习性上的差别,也就会滋生心态上、心境上的差别。 因此,在人生处境上也就有了不同的可能性产生。 大千世界百杂碎,芸芸众生故事多,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思想以及思考等等方面上都是与其他人有着诸多的不同。 以至于当一个人所身处的环境、位置不一样,那么他们便很难理解对方的想法、看法乃至做法。 处境不同,甚至都无法体会到对方感受的万分之一,正所谓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在这个时候想要听到别人的解释,或是自己想要进行一番自我解释,都终将是一种徒劳。 勉强去解释,强求去解释,执着去解释,你就累了、痛了、输了。 人们不解释的主要原因是根本不在乎对方的想法,无关重要的人,对无关重要的事有点儿误会,有什么关系,你信也好,不信也好,都于当事人生活毫无影响,何劳解释。 有些人,你对他卑躬屈膝,只能换来他的得寸进尺; 有些事,你可以取悦讨好,只会换来轻蔑和怠慢; 解释得越多,越容易被人怀疑、嫌弃、远离。 争论得越多,越容易被人反对、打击、伤害。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 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 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 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很多时候,解释的人生,注定是一种被动、悲哀的一生。 因为每每遇到十个不同人生处境的人,倘若你都需要向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解释清楚自己对每件事的看法、想法和心得。 那么,你的人生时光,终将耗费在“浪费口水”、“浪费口舌”之上。 而且,你的内心也会觉得越来越无聊,生活越来越被动,而且也会觉得这种沉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越来越痛苦。 处境不同的人,心境自然不同,自然很难做到相互理解。 因此,心境不同,自然无法解释。 两伙人想聊某件事,需要共同的一些知识或者经验储备,不然就是鸡同鸭讲。 背景的不同,造成了观念割裂非常严重,更关键的是,一些基本的共识也遭到了质疑,各种圈子之间互相越来越理解不了彼此的担忧。 我们生活在人世间,不可能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你、包容你、善待你。 正如你自己也无法苟同于所有你所遇到的人一样,所以,保持一种“大辩不辩”的智慧,就是对人生最好的“解释”。 2:认知层次不同,不能解释 眼睛不一样,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耳朵不一样,听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嘴巴不一样,说出的东西就不一样。 天生盲人根本无法整体认识一头大象,所以在摸到大象腿部的时候,会说它是一只水桶,摸到尾巴的时候,说它是一条蛇。 于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谁也不信谁,谁的解释都无法得到对方的承认和认可。 人遇到了眼前陌生的事物时,因为既不了解,也没经验,容易乱加揣测,妄自判断。 但不管怎么说,怎么形容,怎么想象,都跟真实的具体事物相差甚远。 尤其可见,当两个人在同一件事物上有着不同的认知时,自然谁也无法向谁解释得清楚。 认知水平高超的人,察觉到了“道”的奥秘之后,便会努力实践,而认知水平中等的人,在涉及“道”的智慧时,似乎学到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最后,认知水平最低级的人,总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和怀疑的心态来排斥“道”的智慧。 显然,这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认知水平很高了,所以自以为早已洞悉一切,只想着动嘴,从不愿动手,没有半点实践精神。 实际上,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越强大,那么相比于那些认知能力弱小的人,自然能够产生更大的生命威力。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从不在于一时的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异,而是由认知层次拉开的。 如果是怨天怨地的事,就要趁早放弃。 因为天和地,是我们依傍的对象,不可怨,只可尊崇。 天和地,统指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 对此,第一层次是接受,第二层次是感恩。如果怨,就是恩将仇报。 由此可见,面对同样一件不幸的事情,认知水平高的人,非但能够做到包容接纳,甚至还能做到感恩。 相反,认知水平较低的人,他们非但喜欢埋怨一切,怨天尤人,还要带着恨意一直互相伤害。 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既然不能解释,那就让自己闭嘴不解释,别因为解释了,自己反而更难受。 其实,面对一个同自己认知层次不等的人,我们再如何卖力地解释,在对方看来,你也只是一个虚假的小丑罢了。 因此,既然早知无法改变对方的看法、想法,更不会更改他们的心态、心境。 那么,你的解释,岂不是非但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甚至还落下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嫌疑呢?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真正聪明的人,真正有高层次认知水平的人,都从不轻易与人争辩,更懒得向人解释。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认知层次高的人,都知道人的一生之中,纵使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情,但真正会跟自己产生交集的,少之又少。 然后,再经过一番性格、习性、思想、人格等筛选之下,就会发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孤独的。 因为人与人之间,总会产生一些隔阂、疏远,或是暂时的放下、淡然、遗忘。 因此,做好必要的、准备好接受失望的打算,我们才能在遇上了预料之内的事情时,平和地接受,淡定地对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做好自己,不用解释 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 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样或多样的劣根性,而认知层次越是高级的人,通常就越能够在这些问题上,根除人性里的劣根性。 在生活里修行,在岁月里成长,当一个人越是在认知层次上不断地冲破,就意味着他能够在追求人生境界上有着越来越多的突破。 显然,这种突破,就是思想、人格、智慧上的突破。 当一个人从认知低层次逐步跨越到了认知高层次,那么他们在当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上,都足以让自己的人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生活是一种可恶的卑劣的没完没了的胡闹,是一种庸俗的毫无目标的没法解释的荒唐事,甚至比不上一个挖掘出来装各种秽物的污水坑。 你也到了该懂得的时候了!你到底希望生活怎样呢?你希望它向你微笑,往你身上撒下鲜花和十卢布钞票吗? 面对认知不同的人,你没必要解释,面临不同人生的挑战,你又该做出如何的应付? 显然,不管是外部的因素,还是内在的因素,我们都需要告诉自己,真正的聪明人,真正有认知水平的人,他们只会告诉自己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因为,任何的解释、祈祷、退让、投降、放弃的心理,都是于事无补,无济于事的。 做好自己,就算不解释、不争辩、不纠缠,也能无悔于人情、无畏于人性、无愧于天地。
认知不同,不必解释脉脉
阅读 10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全部1条评论
头像
杨先生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从不在于一时的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异,而是由认知层次拉开的。

22-10-22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