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是豆包,AI的尽头是人间烟火

头像
卒子
2025-03-12 · 软件开发工程师
2025年的中国AI江湖,从来不缺“明星选手”。从年初的DeepSeek到两会热议的算力基建,AI话题始终霸占热搜。 这次我为什么要说豆包?因为豆包背后站着字节跳动这座数据金矿。抖音的短视频、今日头条的新闻、西瓜视频的弹幕……这些看似零散的数据,经过清洗加工,成了训练AI的“有机食材”。 举个例子,我妈找广场舞教程,输入“凤凰传奇新歌”,豆包不光给动作分解视频,还附赠防止膝盖损伤的养生指南。 我也用豆包写过代码,比如写登录功能代码,它不会丢给你一堆看不懂的API接口,而是像师傅带徒弟:“这里加个SHA-256加密,防止盗号;那边连MySQL记得设索引,不然双十一准崩”。这种“带注释的代码生成”背后,是它对GitHub上45亿行开源代码的消化吸收。 目前豆包主打文本,但早埋了彩蛋。字节内部测试的多模态系统,能让它看图写诗、听语音猜电影——比如你发张火锅图,它不光识别毛肚黄喉,还能联想《舌尖上的中国》BGM,顺带推送附近五星好评的川味火锅店。这种“眼耳鼻舌身意”全开的体验,正好踩着两会“具身智能”的风口,未来给机器人当大脑都不是梦。 当同行还在比拼“参数内卷”时,豆包早已参透本质:AI的价值不在技术炫技,而在解决具体场景的痛痒。一些看似遥远的硬科技,最终都会像豆包一样,化作普通人手机里的一个对话框、一次智能搜索、一句暖心回复。 两会报告说要“深化人工智能+”,我觉得豆包给出了一份参考答案,用技术平民化AI,让大妈和码农都能在同一个产品里找到快乐。
是豆包,AI的尽头是人间烟火脉脉
阅读 4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热门人脉圈
    全部3条评论
    头像
    创先生

    恭喜你,你的帖子已通过为【打工人的智能搭子对决】优质内容,继续发帖可获得更多激励!活动链接: 网页链接

    03-12
    头像
    吴先生

    卒先生
    03-12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