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思科
前驻沙特、埃及大使,驻阿盟首任全权代表
中国政府前任中东问题特使
2024年1月20日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首次非洲之行已过去六十个春秋。一甲子沧桑巨变,但周总理非洲之行在中非关系和中国外交史上树立的丰碑世代永存。
回忆在我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周总理外交风范的影响,特别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先后10多年在埃及工作期间。那些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老一辈外交人时时用总理的教诲对我们进行传帮带,而许多埃及朋友谈起周恩来,也是对周总理人格魅力和外交风采赞不绝口。这其中有在埃及政坛担任重要职务的各界精英,也有很多提到周恩来的名字就竖起大拇指的普通民众。
01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陪同下对埃及(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等非洲十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周总理把埃及作为对非洲十国历史性访问的第一站,凸显中埃两国间特殊的友好关系,也源于周总理与埃及总统纳赛尔之间的深厚友谊。两位伟人在1955年万隆会议前夕就在缅甸首都仰光见面,在万隆会议期间更是彻夜长谈,两位伟人一见如故,增进了相互了解,为中埃建交奠定了基础,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成为中埃友好的佳话。
周总理曾经说过,万隆会议让我结识了有两位终身的朋友,一位是西哈努克亲王,另一位是纳赛尔总统。而纳赛尔曾在公开讲话中说周总理是亚洲的杰出领导人,是中国革命的创造者和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活生生的象征,他的革命精神一直为他所钦佩。两位伟人在友好交往中成为真挚的朋友,也成为亚非领导人团结合作的榜样。1956年埃及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从而开启了中阿中非关系新纪元。
周总理和纳赛尔总统两位老朋友时隔8年在非洲大陆上重逢,倍感亲切。纳赛尔总统为周总理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亲自将一枚金光闪闪的共和国勋章挂在周总理胸前,并且请出席宴会的全体宾客起立,向这位亲爱的朋友致敬!他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说,周总理的革命精神早在我们有机会直接会见之前就已经博得了我们的钦佩,但在1955年同他会见之后,我们的钦佩之情就更加深了。
在这次访问中,周总理与纳赛尔总统进行了四次会谈,深入阐明了中国在中美关系、中苏(联)关系、以及中印边界冲突等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以消除非洲国家存在的疑虑和误解。周总理还到苏伊士运河城市塞得港参观,向1956年中东战争中英勇抵抗外来入侵的埃及人民致敬。周总理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和历史博物馆,以及当时正在建设中的阿斯旺水利工程。在深入考察埃及优秀的历史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周总理深情地表示,现实已经证明,亚非人民只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们不仅能够赶上西方国家,而且能够超过他们。
在埃及群众欢迎大会上,周总理发表了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演讲,他说:“当我们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来到非洲的时候,我们看见的是一个觉醒的大陆、一个战斗的大陆。在这一片被帝国主义叫做‘黑暗大陆’的辽阔土地上,自由的晨曦已经升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土崩瓦解。”周总理的这次讲话不仅在埃及,而且在非洲多个国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出于对埃及地位的重视和对纳赛尔的尊重,周总理就访问期间准备发表的对阿拉伯关系的5点政策主张事先征求纳赛尔总统的意见。这些政策主张是:
1. 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2. 支持阿拉伯各国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
3. 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实现团结和统一的愿望;
4. 支持阿拉伯各国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
5. 主张阿拉伯各国的主权应当得到所有其他国家的尊重,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犯和干涉。
周总理还明确指出,上述立场也适用于中国政府处理同非洲国家的关系。纳赛尔总统非常欣赏这些政策主张,并赞同把它写进联合公报中。这五点政策主张长期成为我国发展与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关系坚定不移的准则。以埃及为第一站的非洲十国之行,曾被称为“周恩来旋风”,在非洲掀起了“中国热”,也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座丰碑。
02
因周总理这次访问而让埃及人更深地了解中国,很多人成为中国的热心朋友。在参观金字塔时,周总理亲自为攀登金字塔的埃及运动员号脉并赠送一支国产钢笔,这段佳话被埃及人民传颂至今。
当年给总理献过花的那位小姑娘苏海尔以为总理献花为一生的荣誉,几十年来一直与中国保持密切联系。后来她曾长期担任开罗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每届电影节都十分关心中国的参与,并主动邀请中国派出评委。中国电影多次得大奖,她都开心地向中方表示祝贺。开罗电影节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A级电影节,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第29届开罗国际电影节。为筹办这届电影节,苏海尔秘书长很早就与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联系,邀请中国作为主宾国,并邀请中国一位导演担任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当年11月在开罗歌剧院举办的电影节洋溢着浓郁中国特色,开幕式在古典名曲《梁祝》的优美旋律中拉开序幕,开幕电影《十面埋伏》受到热捧,少林武术功夫表演更是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参加这届电影节展映的中国影片达30部,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赢得崇高荣誉,作为中国大使被邀请走上红地毯,并参加了电影节的多项活动,深感荣光。电影节结束时我高兴地和使馆馆员们一起为参加这次盛典的艺术家们庆功。后来我还听说苏海尔在退休后又积极奔走搭建中非电影艺术家交往平台,并担任中国非洲艺术节主席,继续为促进中国与埃及和非洲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努力。
说起周总理非洲之行给埃及人留下的印象,有一次时任外交部长阿布-盖特(现为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在与我谈完工作之后,他主动深情地回忆起当年周总理访问埃及的情景。他说那时他还是中学生,站在欢迎总理的人群里看到周总理的伟人风采,后来又看到周总理与埃及各界的真情交往,让他久久难以忘怀,周恩来给埃及以及非洲留下极为美好的印象,影响深远。
03
我本人对周总理还有一份特殊的情怀,那就是在报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时候,就知道这所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结束对非洲以及欧亚14个国家的访问之后,看到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外交工作的发展前景,由总理亲自提议并直接关心下建立的,当年建校当年开始招生,校舍和教员问题都是总理亲自关怀下解决的。
我们在校学习期间正赶上“文革”,周总理曾先后5次到学院调查研究,与师生们见面。在对全院师生的讲话中,周总理一再强调我是来学习的,重温毛主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他还结合自己的革命经历谆谆教导年轻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总理还不止一次讲到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些教诲让我终生受用。
由于当时社会较长时间的动荡,到了快要毕业的时候,周总理洞察国际风云变幻,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考虑,指示要让包括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全部毕业生和全国其他院校的外语专业应届毕业生留校带薪进修两年,把他们培养成为初级外事翻译人才,这给我们这批学生争取到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周总理还指示有关方面要选派部分优秀学员出国深造。正是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1971年我们这一批共40人走进外交部大门,成为文革开始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学习员。在历时一个月的入部培训之中,周总理为外交人员制定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方针是我们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成为后来几十年我外交生涯的座右铭和行动指南。
我在埃及任大使期间,官邸客厅一直摆放着两张周恩来总理1963年访问埃及时的黑白照片,一张是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前周总理与陈毅副总理和埃方陪同官员的合影,另一张是周总理在大使官邸楼外的台阶上与馆员和部分代表团成员的合影。周总理为我国与埃及建立和发展关系付出的心血已作为外交的经典载入史册,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埃及人,站在这两张记载历史的照片前,崇敬之情都会油然而生,照片承载着对周总理绵绵不断的思念之情。“周恩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位外国友人这样的感悟我觉得表达了万千人的心声。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