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来自于答主在知乎同名问题下的回答,该问题下的各高赞都在输出情绪而没有理性的计算,答主从理性计算的角度写一个回答吧。
如果要维持现有行政效能不明显下降的话,在答主看来,砍25%问题不大。如果在此前提下维持原福利待遇支出总额不变(即员额减少但个人福利待遇上升单位总的人员福利待遇支出保持不变)且允许出现一定的政治不正确,那么在现有政策框架下砍40%问题也不大。
1、从100%减少20%到80%。
按照目前施行的《公务员法》和实践,可以依照下列情况在基本不降低行政效能的情况下裁减目前员额的20%,即
第八十八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公务员60岁退休,大学毕业后以应届生身份直接上岸的“三门干部”比例最高(即23岁左右上岸),工作满2年符合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次之(25岁左右),研究生学历或毕业后三年内考上的再次之(28岁左右),故可视为公务员入职的平均年龄在25-26岁,以60岁退休计,工作年限为35岁左右。考虑到体制内普遍存在领导干部退休前三年退二线,以及绝大部分非领导岗位的公务员在53岁以后,其工作技能大多落后于时代较难适应当前的工作环境,故目前国内的公务员完全可以取消领导干部退二线的安排直接退休,又或者非领导岗位的公务员在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达到55岁时退休。在此情况下,国内完全可以在做到裁减15%的高龄公务员和5%配套给高龄公务员服务的其他公务员(比如某些退二线领导所在机构的服务型公务员)的情况下不明显降低行政效率。
2、80%减少10%到70%。
目前国内公务员普遍采用轮岗制,即在一个岗位工作满10年必须强制轮岗。该制度实施的逻辑基础是我国公务员官吏一体,政务官员完全从事务官员中选拔升任,故要求事务官员必须有多种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以满足升任政务官的职业经验。但实际上,国内相当一部分事务官并没有升任事务官的想法,更喜欢呆在本人专业方向舒适区做到退休,甚至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并不想晋升——对应的,这部分公务员其实没必要强制安排轮岗以及涉及新岗位技能的重新培训。
故如果国内组织部门改一下公务员的培养和培训机制,只有在公务员主动提出申请,表达自己想从事务官晋升到政务官,组织部门才对应安排轮岗以及多岗位培训,否则对于其他只想专注于事务的公务员,就只晋升职级待遇但不晋升职务,完全可以大幅减少大多数公务员在转岗培训中的时间。以基层乡镇的副科为例,不但经常在各乡镇上轮转,且每次轮转时大多伴随着分管领域的变换,导致相当一部分公务员最多每十年就要从零开始上手重新学习新业务知识——比如答主的职业生涯从信息化起步,之后转工业、再转卫健,前段时间部门内副职分工调整,答主刚花了两年熟悉了之前分工的业务,现在又得重新学习另一个分工领域的卫健知识,而如果体制内取消对公务员制度性的大规模轮换而改为依申请轮换,显然可以不用花费如此高的培训和再学习成本且同时让大多数公务员持续保持较高的业务能力状态。因此在这个改变过程中,大体上可以在机关行政效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再减少10%的公务员。
3、从70%减少10%到60%。
如果之前两点可以落实且能将对应减少的人员支出用于作为剩下的公务员福利,在不讲究政治正确的情况下再减少10%也不是不可能。
按照前面的定语,则第三种情况下,剩下60%的公务员工资福利是可以提高100%的,其中75%的涨幅来自于裁掉40%所对应的工资福利(退休金和单位员工工资不是一个资金来源和预算概念),剩下25%工资涨幅来自于被裁减掉的业务培训成本。则工资提升后,绝大多数地方的公务员将名副其实的成为当地的高薪职业(虽然目前各地公务员的薪水在本地并不算低)。而高薪又会带来一个额外的效应,即行业内男性的比率将大幅提升——在相同学历等相同的条件下,大体上某岗位的工资越高,男性的比率越高,反过来,男性从业者越高的岗位,其在同等要求下的收入就越高。比如同样是没有学历要求的岗位,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快递员等收入相对较高的行业男性比例比女性高很多。而对于传统意义上不需要面对客户做销售的高收入岗位,比如说民航飞机飞行员、互联网大厂程序员等,男性从业者的比例异乎寻常的高。
而国内各地的公务员,普遍的状况是收入较高的中高级公务员男性比例非常高,而在收入较低的基层公务员岗位,通常女性会达到60%甚至70%。而一旦公务员减少40%且收入福利对应提高一倍,则对于公务员来说,相当于目前科员的收入直接涨到处级水平,这是完全有可能导致公务员的入口性别比直接向我国处级官员的性别比看齐。额外的,由于人手的高度短缺,各行政部门大概率会向国内的航空公司(国内航空公司可几乎都是国企)招录飞行员时的标准转化,在招录公务员时大幅度倾向于选用没有职业空窗期(比如休产假)且能适应各种加班时段(反正公务法不保护公务员加班)的录用标准——以女公务员普遍二胎(排除少数不结婚不生育的),少量三胎计,女性公务员直接的职业空窗期平均一年,算上小孩年纪小需要照看无心工作的状态,一胎综合下来的职业空窗期得一年半年,两胎就得三年,这在女性30年的职业生涯中占比10%。
故随着收入福利翻倍,国内公务员群体中女性是有可能被大幅度挤出,被几乎无职业空窗期且更能适应随时加班的男性所替代,这使得在行政效能不变的情况下员额进一步降低。一来不再需要为女性员工空窗期预备之前那么多的替代人员,二来随着人员规模从之前的100下降到60,其原来用于维持组织度的管理层级人员也可以相应减少——如100人的连队需要连-排-班三个层级,但减少到60人的加强排规模后,管理层级就可以减少到排-班两个层级。
综上,在答主看来,本问题下其他回答大多在发泄情绪而缺乏理论的分析和计算,而实际上如果不讲究政治正确,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国内公务员减少40%也许是可行且不会产生什么特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