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抑郁成疾先调脾

头像
于邦峰
2022-03-14 · CEO
情志调养的其实就是气郁体质的人,这类人往往患有强迫症、抑郁症、躁郁症等情绪类疾病。不过这些病都是西医的叫法,在中医思维里,这种情绪类或者叫精神类疾病的人多半有脾胃失调的问题。 情绪问题可以导致脾胃失调,而脾胃失调能加重情绪问题。从中医角度,解决了以上几类情绪类疾病的核心也是解决脾胃失调问题,同时配合情志调养。 “脾为后天之本” 以小孩子为例,我调理过一些小孩子,小小年纪脾气很大,稍不如意就冲着家长发火。而且还动不动就哭,白天不肯吃饭,夜里也睡不踏实。这种情况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脾胃失调。脾胃不好,导致了体内阴阳失衡,才出现厌食、哭闹等问题。调养一下,孩子脾胃恢复了,不仅脾气会变好,胃口也好起来了,家长都跟我反馈说孩子吃饭好了,起码不用追着喂饭了。 从中医的角度看,脾胃功能失调,往往是由于情绪原因导致的。有些是父母导致的。例如:1.父母脾胃功能失调;2.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孩子活在惊恐或压力中;3.母亲在受孕的时候受到惊吓;4.母亲受孕的时候当时内心不情愿(比如被强迫),这些情况可能都会造成孩子的脾胃失调。 不仅是孩子,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成人:我们常说“忧思伤脾”,这个“忧思”并不仅仅是指心情忧伤,如今坐在办公室的白领阶层都面临“忧思伤脾”的问题,因为他们在工作中需要动脑筋,写东西、做数据、定方案,不停地在思考,处理着繁杂的事务,这样的脑力劳动其实都在“忧”“思”的范畴之内。 常常有些患者跟我说,工作忙不完,我通过观察他们的脉象,往往也能发现他们或是心烦急躁,或者是处在焦虑状态。我一般会把这句话送给这样的患者“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脾为后天之本”,这一经典认知,与中医的世界观不无关系。从阴阳五行上来看,脾在中央属土,地球上的万物都生于土地,脾在人体中就像广阔的大地一样,能够承载万物,五脏六腑均以脾土为基础而生长。 脾从进食的食物中提取人体所需“精微”。“精微”是人体气血化生的物质基础,脾气的健旺可以使人体肌肉强健、正气充足,增强抗病能力。 所以,脾在人出生后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脏腑,是后天生长发育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脾主统血”,而女性的生理期也是人体血液的一种运转形态,与脾干系重大。脾虚者,血行不安,血流不畅,就有可能出现经量过小或过大,以及断断续续、淋漓不尽等月经失调的情况。 此外,脾主运化水液,若脾虚湿盛,湿浊就会下注下焦,女性盆腔内的器官组织就会首当其冲地深受其害,出现盆腔炎、盆腔积液、白带增多、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 所以,脾虚是女人慢性病的根源。调理妇科,一定不能忘了人的后天之本:脾! 脾胃调理的重要性 脾就好比孕育万物的土地,在贫瘠的土地上,生命肯定缺乏生机,同理,脾虚的人自然也是病弱的。所以说,远离慢性病,应该多疏通脾经。可以祛寒、除湿、补阳等。 下面,我们通过三方面详细说明脾胃调理的重要性: 1、久堵必瘀 中医认为,初病在气,久病入络。垃圾毒素长时间堆积在体内没有祛除,反复发作,就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受阻,脉络中就会有瘀堵出现。脾主统血,负责生成气血、运输气血,脾经通畅了,新鲜气血便能去往它该去的地方,疾病就会逐渐缓和。 2、久堵必虚 人之所以会得病,就是正气不敌邪气的后果,正气不足,用一个字形容就是“虚”。如果垃圾毒素在体内太久了,邪气必然会进一步损伤正气,“虚”也就毫无疑问了。人体正气源于水谷精气,脾经通畅了,脾的运化功能就强了,水谷精气吸收得就好,正气就足。 3、久堵生痰/湿 脾气虚弱,气化能力也弱,代谢产物积聚体内,化为痰湿。脾经通了,脾气足了,痰湿得以化解,身体自然就会慢慢变得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节脾胃: 一是打开心结:要学会放松,要试着改变自己性格习惯,多交朋友和朋友交流,解开疑惑,聊聊使人开心的事情,要想办法让自己打开心结。 二是音乐调解:音乐具有精神效应、联想效应和心身效应,是调节精神心理状态的最佳手段之一。音乐的节奏、力度、旋律、和声,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特别是与人的生理节奏合拍,令五脏中和清安、气爽神清的乐曲,可对身心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三是养生功:俗话说身体的疾患“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这说明调养比治疗还重要。如果我们每天能进行一定时间科学、有效的养生锻炼,既可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又可防病保健,起到消除疾病、养生健体的作用。中医认为,运用经络健脾,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而人健康的根本也是保证血液一种快速运转的状态,没有淤血的堆积。 四是有氧运动:最最核心的是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爱好。适当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能够促进气体的交换,促进血液循环,保证肝脏得到更多的氧气供应。另外,适当的运动还能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危害,特别是对现在很多“小胖墩”来说,适量的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五是饮食调节:饮食对一个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脾胃失调的人要饮食清淡、适量,避免高油高糖高淀粉类食物,这类食物身体很难运化掉,吃得太饱,也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大家可能会有感觉,如果中午吃得太饱,一到下午就会觉得犯困,会觉得没有力气。 六是遵循四季养生,简单概括就是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我们下一篇文章重点讲,顺应四季的情志调养 成就你伟业, 守护你健康。 宜未来以健康伴你长行!
抑郁成疾先调脾脉脉
阅读 4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热门人脉圈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