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登录 / 注册

深陷网贷泥潭的95后:为什么我的贷款一直还不完?|真实故事

头像
郭慧丽
2024-05-10 · 大学生兼职服务员
本文首发于本人公众号「一只互金鹅」,很多银行/消费金融/小贷/金融科技从业者都在关注。建议移步到公众号阅读,体验感更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95后姑娘深陷网贷泥潭,不堪重负,甚至在深夜走上了天台…… 备注:文中人名为化名 以下内容经故事主人公授权发布,截图均为受访者提供。 “整晚整晚睡不着,站在天台上真的好想好想跳下去了,那种想法好强烈,但我又害怕我死了他们会让我的亲人来还款,我不敢这样自私的跳下去……” 2024年4月的一个深夜,25岁的雨欣站在天台上敲下这段话。 2021年走出大学校园后,雨欣和大多数95后年轻人一样,原本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却没想到过了3年,会陷入深不见底的网贷泥潭。 第一次网贷:以为能还上 202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雨欣,回到老家,贵州下面的一个五线小城。 小县城的生活成本虽然不高,但工作机会同样稀缺。雨欣尝试过在县城找工作,但始终没有合适的岗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前读书时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钱已经所剩无几。 雨欣的父母是普通打工人,家里还有弟弟在上学,所以雨欣也不好开口向父母要钱。 生活总要继续。 一天晚上,正在焦虑手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时,雨欣刚谈了不久的男朋友建议她下载一个叫「分期乐」的借款软件,说可以借点钱先用着,再慢慢还。 “没有想过办理信用卡,对借贷也没有太多概念,觉得一个月还一点,应该没什么问题,他一安利,我就下载了。”一向“恋爱脑”的雨欣相信了男朋友的推荐。 2021年7月,没有工作、没有房、没有车的雨欣,仅仅只是录入了一个身份证、一个家庭地址、一个紧急联系人、一个其他职业,再做了一个人脸识别,就拿到了20000多的额度。从此开启了难以回头的网贷之路。 雨欣第一次在「分期乐」借了1000块钱,选择了分12期还款,平台还给了利息折扣,年化利率显示的是24.9%,每个月还不到100块钱。 这1000块钱放款的资金方是杭银消费金融。 图片 “当时想的是每个月才还不到100块钱,挺少的,可以负担得过来。” 刚借了第一笔不到一周的时间,雨欣又借了一笔1500块钱,年化利率升级为33.01%,放款资金方是南京银行。 图片 因为助贷平台背后连接了多家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资金方,所以不同的借据如果对应不同的资金方,对客利率会有差别。 “我计划去摆地摊,可以快点把钱还了,还能挣点生活费。”借的第二笔钱,雨欣上网采购了一些毛线和手工包,期待可以摆地摊做点小生意快点结清贷款,也让生活好过几分。 但事与愿违,摆地摊并没有生意,1000多块钱的东西也打了水漂。 一边要生活、一边要还款,压力逐渐增大,2021年12月,正当雨欣一筹莫展当月的还款时,在微博看到了「微博借钱」的广告,宛如一场及时雨,轻轻一点,又成功申请到了几万块钱。 「微博借钱」当时放款资金方是中关村银行,借款合同年化利率是6.7%,实际年化利率18%,这笔钱,雨欣用了一部分来偿还「分期乐」的当月借款,剩下一部分则当做生活费。 就这样,雨欣陷入了网贷泥潭,无法自拔。 回看2021年,雨欣走上网贷之路的这一年,市场上的助贷平台都收获了不错的业绩。 「分期乐」所在的乐信集团在2021年全年营收113.8亿元,净利润23.3亿元,当年促成借款2138亿元,同比增长21%。这其中,也少不了雨欣“贡献”的那些贷款。 借新还旧:现金贷平台的诱惑 没有收入的日子,雨欣靠借贷生活持续了大约1年。 2022年,雨欣终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不过生活并没有越来越好。 第一年工作,雨欣的月工资仅有1000多,没有五险一金。彼时她的的负债已经超过10000元。 原本如果没有这些贷款,住在家里,没有房租,月收入1000多块钱在一个五线小城其实已经足够生活。这也是她曾经的梦想。 但这种平凡的梦想却被网络借贷打得稀碎。 “终于找到了工作,但工资已经无法覆盖每月要还的贷款。”每个月的工资一到账,雨欣都会小心翼翼地将这为数不多的1000多块钱分成两份,一份当生活费,另一份用来偿还贷款。 恐怖的是,当时每个月几百块钱已经不够偿还两个平台的贷款,所以雨欣需要不停地借新还旧。 比如,月初从「分期乐」先借出来还上「微博借钱」,月中再从「微博借钱」借出来还分期乐。 “感觉自己一直在给网贷平台打工。”每个月都在还钱、借钱,雨欣不敢逾期。 因为在网上看到太多逾期被催收的可怕经历。“看到那些发短信、打电话给家人,甚至把工作都弄丢了的,我也很害怕,害怕丢掉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所以,无论每个月多难,雨欣也会东拼西凑按时还款,从未逾期。 这几年,不管是「分期乐」还是「微博借钱」,似乎也没觉得雨欣这个用户收入低,风险高,从未进行“抽贷”这样的举措,反而这些平台好像都很喜欢她,有时候会给她提升额度,有时候又给她个9折的利息优惠券。 助贷平台,以及背后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对于用户的还款能力预估、风险控制……在雨欣的身上宛如一个笑话。 每当看到平台给了利息优惠券,感觉好像有不少优惠可以享受,雨欣也会借更多的钱出来。 为了每个月的还款压力少一点,雨欣会把分期期限设置得更长一些。 雨欣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收入这么低,没有房没有车,平台还相信她的还款能力。 借新还旧,是每个网贷人都逃脱不了的噩梦。 宛如滚雪球一般,雨欣在这两个平台之间流连忘返,负债也越来越高,每个月要还的钱,早已经超过可以承受的范围。 “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还完这些贷款,为什么一直在还,贷款还越来越多?” 雨欣常常在深夜被这高额的负债吓得噩梦连连,也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在两三年的时间里,这些贷款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贷款合同10%的年化利率,却要付出36%的年化利率? “这些钱如果我有高消费或者买什么奢侈的东西,我都还好想点,至少那钱是我用了,我昨天算钱的时候,我觉得我真的最多可能就用了5万左右,其余都是每个月反复借贷滚起来,光是‘分期乐’我本金加其他已经还了它们15万了,现在都还是差钱的……” 雨欣哭诉,明明已经还了网贷平台十几万了,这些钱已经可以在她所在的小县城首付一套房子。可是还没有还完,还有近10万的贷款还在等着她偿还。 这些贷款看起来利息也不高,为什么会越还越多? 雨欣提供的借据截图揭露了助贷平台背后的秘密。 1、助贷平台背后都接了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资金方的资金,用户和资金方签署的借款合同,年化利率通常在年化10%左右,不会超过年化24%。 图片 2、但助贷平台还会让客户签署多份其他协议,如担保合同,甚至评估费等合同,委托担保等费用,综合起来常常接近年化36%。 图片 图片 图片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应予支持”。即对于金融机构的金融借款,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年利率24%。 不过目前实际的市场情况来看,很多助贷平台已经将利率放到了年化36%这根红线上。 比如雨欣借的这些贷款。 没有结局的网贷之路:他们让我去借其他贷款来还债 在意识到司法不支持超过年化利率24%的贷款后,雨欣整理了这几年在「微博借钱」和「分期乐」的每一笔借据,并分别联系两家平台,希望可以退还这几年多收取的部分息费,并与平台协商延长还款期限。 但平台的回复却是:借款时已经显示过真实年化率了,没有已还部分退回的规定,并表示24%-36%的利率是合规的。 在表示自己无力偿还如此高息的贷款后,「分期乐」竟然让她借其他平台的贷款来还,或者给她额度让她继续借。 沟通无果后,雨欣也同时联系了这些超过24%年化利率的放款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得到的回复是:会让平台和她联系。 无奈之下,雨欣最后致电了放款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所在地的12378和12363。 或许是此类投诉实在太多,雨欣最后只收到了如下回复短信。 图片 在整理过去几年的借贷合同时,雨欣还遇到了一些奇葩事: 「微博借钱」平台一天只允许下载6份合同; 图片 在电话联系了「分期乐」平台的第二天,她的历史借款合同便无法查看,如需查看,需要电话联系客服。 图片 最终,和助贷平台/金融机构/监管沟通都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案,雨欣在崩溃的边缘将自己这些年的借贷情况告知了父母。 因为家庭实在经济困难,父母并没有更多的资金帮助她偿还这些贷款,反而让她拖到逾期…… 借贷3年的雨欣,终于开启了她最不愿意的逾期被催收的噩梦……
深陷网贷泥潭的95后:为什么我的贷款一直还不完?|真实故事脉脉
阅读 26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头像
我来说几句...
脉脉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