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被错误导向供给宿主自身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影响了大约5%-8%的世界人口,临床需求巨大。截至目前已发现了80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包括全身性免疫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器官特异性免疫疾病,例如累及胰腺的1型糖尿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SLE、rheumatoid arthritis(RA)、psoriatic arthritis(PsA)、type 1 diabetes、ulcerative colitis等。其患病率、累及器官、常见症状及简要发病机制可见下图。
自艾伯维的药王“Humira”(TNF-α)2002年12月问世以来,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全球药企的研发管线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多,更多重磅产品也陆续上市,包括2009年强生的Stelara(IL12/23)、2017年赛诺菲的Dupixent(IL-4RA)、2017年的罗氏的Ocrevus(CD20)、2014年的诺华的Cosentyx(IL17A)等,在2021年均取得了40亿美元以上的销售数据,Humira更是在专利即将到期(2023)之前突破了200亿美元的销售大关,取得了亮眼的数据。自身免疫疾病巨头重磅产品及其2021年销售数据见下表。自身免疫疾病作用机制复杂,通路较多,同一适应症可开发靶点众多,随更多的玩家进入自身免疫市场以及仿制产品的上市,竞争也愈发激烈,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均是基于简化的作用机制的理解。下图列出了一些已获FDA批准的,或处于关键临床3期或2期的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药的靶点、特征及适应症。
目前也有荟萃分析展示同一适应症不同产品的临床有效性的对比。例如下图显示了对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生物制剂对比口服药物或具有更好疗效。国内对于自身免疫疾病产品的发展晚于欧美,但近几年一些国内药企巨头也在积极布局自身免疫疾病创新产品或仿制药,包括恒瑞、信达、复宏汉霖、正大天晴、君实生物、三生国健等。我国自身免疫布局虽较晚,但国内的自身免疫市场竞争或比欧美更加激烈。主要原因包括两点:Humira专利到期,大量仿制产品上市,截至目前,已有7家国内公司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包括海正药业、信达生物、复宏汉霖、正大天晴、中国生物制药、神州细胞及君实生物;国外部分产品已较成熟,国内公司me-too能力较强,目前国内IL-17A靶点已有近10家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恒瑞、智翔医药、君实生物、三生国健、中山康方、丽珠医药、荃信生物及再鼎医药。上文也提及目前的治疗方法均是基于简化的作用机制的理解,在临床中,患者经常以试错的方式进行治疗,且所有药物均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用范围较广,不具备疾病特异性,会产生较多副作用。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自身免疫市场,对各疾病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高产品的反应率、减少产品副作用、增强产品的长期效益、差异化竞争等是国内外药企亟需攻克的难题。未来,笔者将持续关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对已上市或在研的自身免疫疾病产品、靶点通路及市场竞争等进行不定期的分享,与大家一起见证第二个“Humira”的出现。文献:
[1] Challenges,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Developing Therapies to Treat Autoimmune Diseases. Cell. 2020
[2] 30 Years of Biotherapeutics Development-What Have We Learned? Annu Rev Immunol. 2020
2、独辟蹊径避开肿瘤免疫竞争红海,PD-1单抗、IL-2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行吗?3、证明Me-better?四款IL-23抗体非临床研究比较5、大交易频繁,IL-2摇摆在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领域的舞者6、Dupilumab会否是下一个阿达木,IL-4R靶点适应症的拓展7、IL-4Rα单抗II期数据积极有效,康乃德和康诺亚遭遇天堂和地狱的体验9、IL13——哮喘还是特应性皮炎?纠结中前行~~~2、特异性皮炎药物之一:Dupilumab(度普利尤单抗)4、溃疡性结肠炎(UC)市场概览:肿瘤之后,自免领域的必争之地5、2019年战“狼”(SLE)药物频传喜讯(上)6、2019年战“狼”(SLE)药物频传喜讯(下)